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滨河景观设计—吉林市温德河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17-05-31 23:05

  本文关键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滨河景观设计—吉林市温德河景观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市是人类活动最密集的地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被破坏、生态灾害频发,尤其是水资源的匮乏和城市水环境的严重污染,使得天然状态下的水文机制和水文循环被不断破坏,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约束。河流是人类的发源地,城市滨水景观是广受喜爱的活动空间,也是风景园林设计重要的研究和实践领域。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包含的内容多样,是风景园林设计学科中最综合、复杂和富于挑战性的学科。针对滨水空间的研究一直是风景园林学科领域内经久不衰的主题,近年来随着低影响开发理念及雨洪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滨水空间的研究也涌现出许多新的内容。传统技术方法不再能够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广受赞誉,它通过对生态系统的良性介入,将城市与自然作为一体进行研究和处理,倡导城市与自然互融互生,成为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突破点。本文分析了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通过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目标和开发策略的深度解读,以及低影响开发技术与策略的提炼,对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做了进一步的总结与探讨,并以吉林市温德河公园设计为例,在低影响开发的基础上,构建集水利、生态、游憩、景观、人文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滨水公园。在发挥其河道基础设施功能的同时,激发公园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人文效益等多元价值。
【关键词】:低影响开发 城市滨水景观 湿地 开发策略 设计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1 绪论10-13
  • 1.1 研究背景10-11
  • 1.1.1 生态环境恶化10
  • 1.1.2 雨水资源大量流失10
  • 1.1.3 城市洪涝灾害频发10
  • 1.1.4 传统雨洪管理观念存在缺陷10-11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3
  • 1.3.1 国外研究动态12
  • 1.3.2 国内研究动态12-13
  • 1.4 本章小结13
  • 2 低影响开发基本理论研究13-17
  • 2.1 低影响开发的概念13
  • 2.2 低影响开发核心理念13-14
  • 2.2.1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13
  • 2.2.2 始末控制、多重调节13-14
  • 2.2.3 思路转换,变“废”为宝14
  • 2.3 低影响开发的特点14
  • 2.4 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原理14-16
  • 2.4.1 改变下垫面类型15
  • 2.4.2 改变土壤结构和组成15
  • 2.4.3 增加植物类型15-16
  • 2.4.4 改变场地地形16
  • 2.5 低影响开发模式与其他雨洪管理模式的比较16-17
  • 2.5.1 最佳雨洪管理措施BMPs16
  • 2.5.2 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16-17
  • 2.5.3 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17
  • 2.6 本章小结17
  • 3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研究17-20
  • 3.1 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体系构建17-18
  • 3.1.1 按雨水控制利用阶段17-18
  • 3.1.2 按工程设施构建利用方式18
  • 3.2 低影响开发具体手段18-20
  • 3.2.1 雨水花园18
  • 3.2.2 下凹式绿地18-19
  • 3.2.3 植被草沟19
  • 3.2.4 绿色屋顶19
  • 3.2.5 透水铺装19
  • 3.2.6 滨水缓冲带(生态堤岸)19-20
  • 3.2.7 其他20
  • 3.3 本章小结20
  • 4 低影响开发与城市滨河景观设计20-23
  • 4.1、设计原则20-21
  • 4.2、设计策略21
  • 4.3 城市滨河景观的低影响开发设计途径21-23
  • 4.3.1 源头控制阶段21-22
  • 4.3.2 运送传输阶段22
  • 4.3.3 终端处理阶段22-23
  • 4.4 本章小结23
  • 5 低影响开发案例分析23-36
  • 5.1 塞勒河公园(Park of the Seille)23-26
  • 5.1.1 项目背景23
  • 5.1.2 设计策略23-26
  • 5.2 普郎诗岛屿溢洪道公园(Planches Island Park)26-28
  • 5.2.1 项目背景26
  • 5.2.2 设计策略26-28
  • 5.3 萨巴马提河滨开发项目28-30
  • 5.3.1 项目背景28
  • 5.3.2 设计策略28-30
  • 5.4 宁波东部新城生态走廊30-33
  • 5.4.1 项目背景30
  • 5.4.2 设计策略30-33
  • 5.5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33-36
  • 5.5.1 项目背景33-34
  • 5.5.2 设计策略34-36
  • 5.6 本章小结36
  • 6 吉林市温德河滨河景观设计36-57
  • 6.1 城市概况36-40
  • 6.1.1 吉林市概况36
  • 6.1.2 项目基地基本情况36-38
  • 6.1.3 设计区位分析38
  • 6.1.4 城市映像38
  • 6.1.5 城市资源分析38-40
  • 6.1.6 现状分析40
  • 6.2 上位规划分析40-42
  • 6.2.1 南部新城发展解读40-41
  • 6.2.2 温德河流域现状与发展解读41
  • 6.2.3 城域现状分析41-42
  • 6.2.4 周边用地性质分析42
  • 6.3 设计方案与分析42-46
  • 6.3.1 设计依据42-43
  • 6.3.2 设计原则43
  • 6.3.3 设计定位43-44
  • 6.3.4 设计目标44
  • 6.3.5 设计策略44-45
  • 6.3.6 愿景展望45-46
  • 6.4 概念方案与分析46-47
  • 6.4.1 设计结构阐释46
  • 6.4.2 功能分区46
  • 6.4.3 植被景观规划46-47
  • 6.5 景观节点设计47-48
  • 6.5.1 水趣游赏体验景观节点47-48
  • 6.5.2 湿地植物科普景观节点48
  • 6.5.3 蝶舞叠翠景区48
  • 6.5.4 台地式雨水净化花园景观节点48
  • 6.6 专题设计48-54
  • 6.6.1 低影响开发技术专题48-51
  • 6.6.2 河道基础功能构建专题51-52
  • 6.6.3 生物栖息地构建专题52-53
  • 6.6.4 城市开放空间构建专题53-54
  • 6.6.5 滨河绿道慢行系统构建专题54
  • 6.7 专项设计54-55
  • 6.7.1 道路交通设计54
  • 6.7.2 植被设计54-55
  • 6.7.3 科普教育规划55
  • 6.7.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5
  • 6.7.5 照明设计55
  • 6.7.6 铺装设计55
  • 6.8 经济技术指标55-57
  • 参考文献57-59
  • 个人简介59-60
  • 导师简介60-61
  • 致谢61-62
  • 附录62-1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洁,龚华;美、日、德景观设计比较[J];时代建筑;2002年01期

2 ;景观设计[J];工程质量;2003年12期

3 周向频;当代欧洲景观设计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4 ;北京大学第二届“景观设计专业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召开[J];建筑创作;2004年06期

5 冷御寒;景观设计的艺术和技术[J];工业建筑;2004年12期

6 罗华;;荷兰景观设计解析[J];园林;2004年06期

7 李方方;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认识[J];装饰;2005年08期

8 许克福;景观设计误区初探[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5年11期

9 倪立;;如何控制好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J];城市开发;2005年12期

10 ;用自己的方式做中国景观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玲;余俊;;基于场所和事件的景观设计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正国;;城市特色与景观设计[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3 邓卓智;;转河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 学科与教育》导读[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5 王秉洛;;对“《景观设计:专业 学科与教育》导读”一文的审稿意见[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6 褚海峰;;浅析景观设计的标准[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项彤;;景观设计中的自然辨证法[A];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宣城分会论文集[C];2012年

8 苗飞;;室内景观设计及创新内涵分析[A];2014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刘草;;河北省唐山市海港医院景观设计[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10 易晓;郝健;;宜居城市的交通景观设计与评价[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顺应自然的景观设计[N];中华建筑报;2007年

2 铁铮;“土人”十年闯出中国景观设计新路[N];科技日报;2008年

3 ;澳景观设计国家奖名单出炉[N];中国花卉报;2008年

4 孝义市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 陈映珍;住宅景观设计发展之前景分析[N];山西科技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陈韦;轰伟:景观设计要对土地负责[N];中华建筑报;2011年

6 邱桂奇;景观设计:地产行业转型助推器[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7 王曦;景观设计不能缺少思考[N];中国建设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时宜;景观设计颠覆是为了更好的回归[N];中国建设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曾佑蕊;法国景观设计的生态之道[N];中华建筑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郭泽莉;景观设计重在解决空间问题[N];中国花卉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同予;景观设计文化内涵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匡纬;基于非线性思维观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杨震宇;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5 杨鑫;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曹磊;当代大众文化影响下的艺术观念与景观设计[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亮;论景观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吴琼;景观设计系统论[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7年

3 施俊天;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丽;形态构成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刘菲;邯郸市旧社区景观设计改造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范萌嘉;城市公共绿地草坪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7 钟奎;广东生态农业景观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亓小斐;济南泉水聚落空间环境与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9 罗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小城镇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0 张涵;云南文苑婚庆广场主题景观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滨河景观设计—吉林市温德河景观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0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410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2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