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土家族丧葬绘画动物图形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0:05

  本文关键词:土家族丧葬绘画动物图形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土家族 丧葬绘画 图腾崇拜 动物图形


【摘要】:丧葬绘画在我国的传统丧葬礼仪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土家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其自身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以及艺术形式.土家族的民间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审美对象,它集中了使用功能、社会政治、文化传统、精神实践的各种价值,而成为一种具有深刻的审美意义的载体。土家族民间绘画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土家文化的精神文化内涵。土家族民间美术的制作者以此装扮自我,美化生活,欣赏者可以在此体味到土家人日常民俗观念并获得审美愉悦。而土家族民间绘画的一重要组成则是丧葬画,其作品所体现的精神象征,植根于巫术崇拜,又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土家族独有的文化特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对于一直没有没有本土文字体系的土家族人而言,丧葬绘画还具备更多的文化作用。不同形式的丧葬绘画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及其作用,不过共性是这些绘画都体现出土家族人民对于逝者的美好祝愿及其缅怀之情,表现土家族人的淳朴豪放的民风。土家族人的动物图腾崇拜由来已久,在远古时期就已经纷繁复杂,其每个部落各有独特之处,故而,土家族丧葬绘画中也融入了土家族动物图腾崇拜的元素。而进一步研究其丧葬绘画中动物图形,则可以通过对动物图形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中原文化与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以及土家族文化的交流状况及其传播概况。本文通过对土家族丧葬绘画动物图形形式的概述,进一步分析了土家族丧葬绘画的表现技法以及色彩应用,从而探讨了长阳地区、巴东地区以及酉阳地区丧葬绘画的差异,进而梳理出了土家族丧葬绘画的基本概况以及土家族文化交流的状态。
【关键词】:土家族 丧葬绘画 图腾崇拜 动物图形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4
  • 1.1 问题的提出9-12
  • 1.1.1 研究的背景9
  • 1.1.2 研究的目的9-10
  • 1.1.3 研究的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3-14
  • 1.3.1 文献研究法13
  • 1.3.2 调查法13
  • 1.3.3 个案研究法13
  • 1.3.4 研究的技术线路13-14
  • 2 .土家族丧葬画仪式的文化特质14-20
  • 2.1 丧葬绘画在丧葬文化中的意义14-17
  • 2.1.1 丧葬绘画的意义14-15
  • 2.1.2 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的历史演化15-17
  • 2.2 土家族丧葬绘画的文化内涵17-18
  • 2.3 本章小结18-20
  • 3 土家族丧葬文化中动物图腾崇拜的产生与演化20-25
  • 3.1 土家族动物图腾崇拜20-21
  • 3.2 土家族图腾崇拜形式特点及内容21-23
  • 3.3 土家族宗教与民俗23-24
  • 3.4 本章小结24-25
  • 4 土家族丧葬绘画动物图形形式研究25-35
  • 4.1 丧葬绘画中动物图形表现技法30-32
  • 4.2 色彩应用32-35
  • 4.2.1 整体色彩32-33
  • 4.2.2 黑红为主的色调搭配33
  • 4.2.3 配色的单调性33-35
  • 5.丧葬绘画中动物图形的差异性35-43
  • 5.1 长阳地区特点35-36
  • 5.2 巴东地区特点36-38
  • 5.3 酉阳地区特点38-39
  • 5.4 动物图形形式特点差异39-42
  • 5.5 本章小结42-43
  • 6.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良;邓思;;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2 彭福荣;王正勇;;重庆土家族地区古代交通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袁东升;;当代土家族地区木匠及其文化的变迁[J];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01期

4 黄柏权;;贵州土家族研究评述[J];铜仁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钱璐;;论明清土司时期乌江流域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金毅;;土家族的辣椒习俗[J];民俗研究;1993年01期

7 李绍明;土家族艺术明珠土戏[J];四川戏剧;1994年01期

8 周兴茂;近期土家族研究成果评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莫代山;;浅论土家族宗族的文化功能及其当代调适[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10 李技文;;土家族民间文艺知识的开发及其利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柏权;;土家族研究五十年[A];中国民族学会第七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段超;;改土归流后汉族与土家族文化交流[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3 萧洪恩;;事件隐喻与哲学视界:土家族哲学转型的传统及现代进程[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4 柏贵喜;;当代土家族婚姻的变迁[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田永红;;土家族傩坛中的女性形象[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储林;;改土归流后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变迁[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柏权;;土家族的还傩愿与祭虎[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治烈;;加大力度开发土家族医药[A];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2年

9 曹晖;;思南、德江土家族傩堂音乐初析[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向笔群;;略论贵州土家族民俗风情文化的功能、价值与保护意义[A];2014年贵州社科学术年会学术专场研讨会暨“以区域特色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泽勋;影响土家服饰独立、传承和发展的因素[N];恩施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海晔;土家族医药传承不衰[N];中国民族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潘艳 实习生 瞿同;省土家学会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座谈会召开[N];贵州民族报;2009年

4 谭庆虎;规范土家族服饰应注意几个问题[N];恩施日报;2010年

5 牟方秀 李资源;土家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法制建设研究[N];贵州民族报;2010年

6 徐亚静;情系土家族医药四十载[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包泉万;土家族“非遗”如何进行产业开发(下)[N];中国民族报;2014年

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吴雪梅;清代两湖土家族乡村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N];光明日报;2009年

9 王杨;尊重实际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学科[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潘艳;守望民族精神家园 创造土家现代文明[N];贵州民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仕平;土家族传统制度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朱圣钟;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伦文;母语存留区土家族社会与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冯敏;秀山土家族家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罗章;土家山歌:经验的生长与互动[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建国;土家族地区小学教育现状及思考[D];兰州大学;2011年

2 左传;土家族史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张太群;土家族《廪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耿桂红;土家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初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袁东升;当代土家族地区木匠及其文化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姜爱;鹤峰屏山土家族招赘婚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0年

7 莫代山;土家族乡村疾病传统预防与处置知识的文化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8 傅琳;土家族女儿会的当代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9 宋阳;汉字书写对土家族仪式符号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谭立军;土家族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51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051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a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