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对谢赫“六法论”的理解

发布时间:2017-10-18 00:39

  本文关键词:对谢赫“六法论”的理解


  更多相关文章: 谢赫 内涵 六法论


【摘要】:南北朝画家谢赫在一千多年前创作了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有初步理论体系框架的绘画专著《画品》,并在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六法论"。将中国绘画的临摹、写生、创作、笔法、美学原则等环节总结在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个环节之中。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谢赫 内涵 六法论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谢赫,公元五到六世纪的南朝人,是大动乱中相对平和的时代。在思想上历经魏晋玄学和佛学的影响,社会对于自我和宇宙的思考日趋成熟,文艺思想达到思辨的顶峰,名家辈出。谢赫的《古画品录》随之而生,这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是一本对绘画作品和作者评头论足的专著。姚最曾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建华;;浅谈“六法论”[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年06期

2 赵军平;;“六法论”在中国美术理论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J];美术向导;2013年06期

3 李雨桓;论魏晋士族、玄学与“六法论”的提出[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3期

4 刘安;;读《新六法论》有感[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6期

5 赵苏;;六法论中的绘画思想[J];当代艺术;2009年03期

6 邓益民;;感悟“六法论”[J];文艺研究;2011年04期

7 沙志慧;;论谢赫“六法论”的新意境[J];大众文艺;2011年19期

8 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02期

9 方建军;;试谈六法论对传统人物画创作的指导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8期

10 程新元;;创作与鉴赏意义的“六法论”阐释[J];芒种;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籍忠亮;“六法论”中关于中国画优劣之品释[N];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建军;浅析中国宫廷人物画写实的特殊性[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51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051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a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