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当代工笔人物画用线的艺术特点

发布时间:2018-01-31 20:11

  本文关键词: 线 线形 造型观 多元化 出处:《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用线艺术来论述当代工笔人物画用线的艺术特色。“线”造型是中国画造型的基础,也是笔墨的主要组成部分。线描,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线以骨气为质,“骨法用笔”,也进一步的体现了线描与书法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用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更加趋于装饰性,抽象性和多样性。 本文从三个部分来晰明观点,首先,从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用线的艺术特征来进行分析线的形态及关系,通过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刚柔、强弱、轻重、顿挫、方圆等变化,恰到好处的表现物象。线形与书法用笔之间的联系,其运用书法的用笔,抑扬顿挫、快慢急徐地“写”出变化丰富的线条。其次,对传统绘画及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线的特征、用线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研究,线的应用和组织不是客观的模仿和照抄,而是一种辨识度和锤炼,更多的是通过内心与视觉进行筛选和重组,这种虚拟性是为了更好的在二度空间上表述意象。最后从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多元化用线趋势进行研究,这一部分为文章的核心部分,详细地分析了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用线的多元化特征,主要从写意性用线、装饰性用线、抽象性用线以及多样性的用线来进行论述。 随着传统到现代意识的转变,中国工笔人物画也呈现出了多元共生,异彩纷呈的局面。在继承传统工笔人物画技法的同时,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精神发展、延伸,如更多的吸收民间的艺术形式和技法,并融合吸收西方的艺术精华。工笔的绘画技法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融入了多元的精神,改变了传统技法上的刻板与匠气,更加地丰富了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绘画语言。这也是艺术创新的永恒状态,这种“多元共生”的现象也将长期存在并发展下去。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ne of contemporary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by studying the art of using line in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fine brushwork figure painting. "Line" model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modeling, and is also the main component of brush and ink. Line drawing. As an independent art styl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it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also further reflects the inevi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e drawing and calligraphy. The use of modern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showing a diversified trend, more decorative. Abstraction and diversity. This article from three parts to clear the point of view, first, from the study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lines to analyze the shape and relationship, through the use of line length, thin, rigid and soft, strong and weak, light and heavy. The change of cadence, square circle, etc. The relation between line shape and calligraphy pen, its use of calligraphy pen, cadence, fast and quick to "write" the line of change rich. Seco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ine and the calligraphy pen. Seco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inear shape and the calligraphy pen, its use calligraphy pen, cadence, quickly and quickly "writes" the change rich l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ddle line of traditional painting and contemporary figure painting are studied. The applic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line is not an objective imitation and copy, but a degree of identification and exercise. More through the heart and vision to screen and reorganize, this virtual is to better express the image in the second space. Finally, from the contemporary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multi-line trend to study. This part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articl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ntemporary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line in the diversity of characteristics, mainly from freehand brushwork lines, decorative lines. The abstract uses the line as well as the diversity uses the line to carry on the discussion. With the change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consciousness, Chinese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also presents a multi-symbiotic and colorful situation. While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al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techniques, 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will be developed. Extension, such as more absorption of folk art forms and techniqu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Western art essence. Fine brushwork painting techniques are to a certain extent incorporated into the spirit of diversity. It has changed the stereotype and craftsmanship of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 enriched the painting language of contemporary meticulous figure painting, which is also the eternal state of artistic innovation, this kind of "pluralistic symbiosis". The phenomenon will also exist and develop for a long time.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晶;“异史氏”的“心灵史”——论《聊斋志异》中的压抑与幻想[J];蒲松龄研究;2004年01期

2 刘成;论文人画审美之流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花仕旺;任宏霞;;中国山水画之精神[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吴永波;;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贾宁;;体味空间意境——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研究[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6 尹家琦;;试比较宋代南北方的造园艺术[J];安徽建筑;2008年06期

7 杨芳,顾晓静,王启兵;关于加强高校美育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潘潇漾;;从巨嶂高壁到松溪洲渚——地域因素影响下的李唐山水画[J];书画世界;2010年01期

9 涂国喜;;论工笔画的写意性[J];书画世界;2010年03期

10 陈士部;;论苏轼“身与竹化”命题的美学思想内涵[J];书画世界;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郑彦军;;董其昌与担当的山水画之比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于建设;;红山文化十讲[A];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杜少虎;;写天地之形 绘万物之情——洛阳汉墓壁画用笔用色探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唐毅;;从“神仙”到“凡人”——对汉画像石艺术中“女性形象”变迁的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丁静蕾;叶莺;;从“分离”到“融合”——浅析风景园林与中轴线在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的关系变迁[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娴;侯涛;;设计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感悟园林艺术的空间结构[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矫克华;李梅;;城市景观设计与手绘表现艺术的教学研究[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9 燕杰;;基于湘楚地域性艺术文化特征的视觉符号研究[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刘燕婷;;乐感文化模式下的中国音乐审美心理[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丽;湖南南天竹遗传多样性及园林利用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贾云娣;董其昌书画禅实践与理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10 饶建华;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娄飞;河南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桥锋;素朴之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啸;论写意花鸟画中的“取长补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亚丽;苗绣艺术及其工艺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8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顾秀阳;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79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479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5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