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民族文化特征决定了中国美术发展的主体性

发布时间:2018-05-08 11:22

  本文选题:中国美术 + 潘天寿 ; 参考:《美术》2017年07期


【摘要】:正近来以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举办为契机,潘天寿关于"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的观点再度引发了美术界关于民族传统与当代发展的现代性讨论。如何处理民族文化与现代美术的关系,是中国美术现代性转型过程中的核心课题。其核心意义在于,对这一关系的处理策略不仅反映出国人对现代性的认知结果,也反映出今天的我们如何在文化层面具体地回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基本问题。而回应这一
[Abstract]:Taking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Pan Tianshou's academic activities as an opportunity recently, Pan Tianshou's view of "drawing apart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has once again triggered the modernity discussion on national tradition and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in the art circles.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art is the core subject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art modernity. Its core significance is that the strategy of dealing with this relationship not only reflects the cognitive results of Chinese people to modernity, but also reflects how we respond concretely to "who are we at the cultural level today?" Where are we from? The basic question of where we are going. And respond to this.
【作者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
【分类号】:J2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伯敏;百年来敦煌美术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回顾[J];敦煌研究;2000年02期

2 本刊编辑部;共创中国美术新世纪的新辉煌[J];美术;2000年01期

3 邵琦;回眸与瞻望的基点──关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J];美术之友;2000年05期

4 赵力忠;中华民族传统是中国美术学发展的基础[J];美术观察;2002年07期

5 子仁;;文化战略与人心共识——构建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的本质[J];美术观察;2009年02期

6 张渝;;重要的是“体”——从“构建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说起[J];美术观察;2009年02期

7 ;(2008)第二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J];大艺术;2009年01期

8 胡泊;;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美术观”[J];美术观察;2010年02期

9 徐沛君;;首届中国美术奖揭晓[J];美术观察;2010年02期

10 师爽;;中国美术留学生的“跨文化”身份与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经验(1900-1949)[J];天府新论;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伯敏;;历史的彩晕——敦煌石窟美术载入中国美术史册的回顾[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姚喜新;推动美术产业发展繁荣[N];苏州日报;2009年

2 ;“中国美术全书”是如何炼成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3 吴长江;推动中国美术走出去的现实途径[N];中国艺术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雷新;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百年历程[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张建新;第二届中国美术出版界书画家作品展在郑开幕[N];河南日报;2007年

6 钱晓鸣;要塑造中国美术国家形象[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剑武;追寻中国美术的文脉[N];人民日报;2009年

8 记者 舒晋瑜;《中国美术60年》全景展现中国美术发展历程[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记者 田呢;建构当代中国美术观[N];光明日报;2010年

10 张咏清;我对“中国美术观”的一些看法[N];美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牛乐;高海拔的力量[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2 于洋;激变与守护的现代求索[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陆璐;浅析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美术变革及其社会功能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夏欣迪;20世纪30—70年代中国美术中的“他者”[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郑洁;风俗画中所折射的社会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郑利权;民国绘画期刊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61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861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9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