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画家与茶
本文选题:中国 + 历史 ; 参考:《福建茶叶》2017年09期
【摘要】: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是茶文化的起源地,拥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与庞大的茶文化体系。近年来,随着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的不断加深,在哲学、经济、历史、民俗、文学、艺术以及美学等多个领域中与茶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现,彰显出中国茶文化的强大魅力,但唯独关于茶文化与绘画题材的研究未能取得可喜成果。究其原因,并不是中国关于茶文化的绘画作品少,而是对此类绘画作品的挖掘、研究还不够。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茶文化国度,在历史上出现的与茶文化相关的绘画作品何其之多,对中国历史上的画家与茶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对中国茶文化的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广泛考据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尝试对中国历史上的画家与茶进行简单分析。
[Abstract]:China is the birthplace of tea and the origin of tea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tea culture,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related to tea culture have emerg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philosophy, economy, history, folklore, literature, art and aesthetics. It shows the strong charm of Chinese tea culture, but the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matter of tea culture and painting has not achieved gratifying results. The reason is not that there are few paintings about tea culture in China, but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se paintings is not enough. As an ancient country of tea culture, there are so many paintings related to tea culture in history in China.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painters and tea in Chinese history will help to further promote the further study of Chinese tea cultur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painters and tea in Chinese history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textual research.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212;TS9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边缘人;显微阐幽之作──评余悦主编《中国茶文化丛书》[J];民俗研究;2000年01期
2 陈香白;《中国茶文化》三版后语[J];农业考古;2000年02期
3 鲁明;试论中国茶文化新世纪走向[J];农业考古;2000年04期
4 程启坤;20世纪的中国茶文化[J];中国茶叶;2001年02期
5 黎小萍;简说中国茶文化[J];茶叶机械杂志;2001年04期
6 石慧敏;让洋学生与茶结缘——新世纪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一点思考[J];农业考古;2001年02期
7 于光远;中国茶文化[J];中国茶叶;2003年03期
8 邵迅,陈刚;中国茶文化沃土中的新葩——《中国茶文化系列》从书策划、编辑后记[J];茶叶;2003年01期
9 张利平;中国茶文化与佛教[J];茶业通报;2003年02期
10 施由民;试论中国茶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J];农业考古;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工藤佳治;;一个局外人眼中的中国茶文化现状与发展[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2 俞学文;;北京奥运与中国茶文化[A];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6年
3 徐晓村;;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A];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6年
4 苏庆祥;;略论中国茶文化及其现实经济意义[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梁晓宇;;中国茶文化的特征[A];乌蒙论坛(总第107期)[C];2014年
6 龚永新;张耀武;;论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平;;谈中国茶文化中之道缘[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庚;范燕丽;;2008年北京人文奥运与中国茶文化的发扬——关于奥运与茶文化精神世界融合的十点探讨[A];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C];2006年
9 严志慧;罗军武;;道教与中国茶文化[A];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程启坤;;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A];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漠;首批中国茶文化领域研究员产生[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2 记者 杨健;余姚评上“中国茶文化之乡”[N];解放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醉 报道组 张伟;余姚获“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N];浙江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量迪 余姚 记者站 张伟 卢众 通讯员 李荣荣;余姚被授予“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N];宁波日报;2010年
5 张莎 李文超 谢源泽;共寻中国茶文化真谛[N];闽北日报;2012年
6 白庚胜;中国茶文化与民族精神[N];文艺报;2013年
7 华成明邋董在虎;云南大学成立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8 夏洛;芬兰:中国茶文化展举行[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9 万文娟;青川县被授为“中国茶文化之乡”[N];广元日报;2010年
10 凯亚;中国茶文化的起点是很“低”的么?[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婧;清茶远韵——中国茶文化的审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影童;当代中国茶文化服饰的设计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5年
3 金娇;中国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田娜;中俄茶文化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何思逸;武义茶文化和茶产业历史、现状及对策[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6 孙嘉;论中国茶文化的“和”思想及其启示[D];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
7 谷津阳子(Yatsu Yoko);中国茶艺在日本推广现状及前景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王棋;基于禅茶精神“正、清、和、雅”的茶道辅助用品设计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6年
9 张曼;中国茶文化内涵塑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邹丽娟;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81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88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