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内蒙古阿尔寨石窟壁画与草原游牧文化

发布时间:2018-05-21 16:16

  本文选题:阿尔寨石窟 + 壁画 ; 参考:《内蒙古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阿尔寨石窟,又称“百眼窑”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西北部的一座开凿于当地红色砂质岩山上的石窟寺。这座坐落于草原深处的石窟是一座集寺庙、摩崖石刻、壁画、回鹘蒙古文字榜题艺术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整座石窟山高约40米左右,东西长300余米,南北宽约有50米到80米,整座岩山的海拔高度是1460米左右。石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被人们逐步发掘,但由于其年代的久远加之当地自然环境、人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石窟未能得到及时的保护,多处山体出现坍塌,窟内佛像、建筑以及壁画损坏也较为严重。实际上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的影响,阿尔寨石窟多年来一直被埋没于草原深处而不能得到发掘。但是即使这样,石窟本身所蕴藏着的关于民族文化、宗教发展等诸多内容的价值却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尤其是阿尔寨石窟作为漠北草原上集佛教礼佛、民族祭祀为一体的功能性建筑,它对游牧民族的价值更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部分,石窟关于民族祭祀的功能直到今天依然保留于鄂尔多斯草原上。本文就以阿尔寨石窟中保存的部分精美壁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壁画内容、题材、绘制方法以及用色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探寻该壁画中反映出的有别于其他佛教壁画的关于草原游牧文化与佛教壁画艺术的继承与融合。
[Abstract]:Alzhai Grottoes, also known as "Baiyan Kil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Ordos County, Ordos, Inner Mongolia, a cave cut in the local red sandy rock mountain temple. Located deep in the prairie, the grotto is a collection of temples, cliff stone carvings, murals, Uighur Mongolian script list art as one of the Buddhist art treasure. The whole cave mountain is about 40 meters high, more than 300m long from east to west, 50 meters to 80 meters wide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the elevation of the whole rock mountain is about 1460 meters. The grottoes began to be gradually excavated in the 1980s. However, due to their long histor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man-made environment, the grottoes failed to be protected in time, many mountain bodies collapsed and the Buddhist statues inside the grottoes collapsed. Buildings and murals are also badly damaged. It is for these reasons that the Alzhai grottoes have been buried deep in the grasslands for years without being excavated. But even so, the value of the grottoes in terms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religious development is worth our study and exploration, especially the Alzhai Grottoes, as a collection of Buddhist rites and Buddhas on the northern grasslands of the desert. The function of national sacrifice as an integral whole, its value to nomadic people is the part that we should focus on. The function of national sacrifice in grottoes remains on the grassland of Ordos even today. In this paper, some fine murals preserved in the Alzhai Grottoes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mural content, subject matter, drawing method and color, etc.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inheritance and integration of nomadic grassland culture and Buddhist mural art,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Buddhist murals reflected in the murals.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8.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松迪;关于黑山头古城[J];北方文物;2000年04期

2 李保文;唐古特·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考[J];中国藏学;2005年02期

3 陈庆英;;固始汗和格鲁派在西藏统治的建立和巩固[J];中国藏学;2008年01期

4 宝音德力根;;1631-1634年出兵西藏之喀尔喀阿海岱青身世及其事迹[J];中国藏学;2012年02期

5 敖特根;;《莫高窟六字真言碣》研究[J];敦煌研究;2005年06期

6 王福革;;蒙古族民众文化时期哲学思维方式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谢继胜;;伏虎罗汉、行脚僧、宝胜如来与达摩多罗——11至13世纪中国多民族美术关系史个案分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01期

8 阿拉坦宝力格;;从游牧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时候——演变中的“牧区大寨”神话故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包那斯琴;;蒙古文古籍出版三足鼎立格局[J];现代出版;2013年02期

10 宋晓念;;高宗朝丽蒙关系考述[J];韩国研究论丛;199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玉希;;弘扬和传播草原文化的遐想[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郝诚之;;成吉思汗陵在中国鄂尔多斯新证[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3 包海青;;草原文化中的天崇拜文化传统与族源传说——蒙古族族源传说起源探讨[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4 薄音湖;;关于察哈尔史的若干问题[A];蒙古史研究(第五辑)[C];1997年

5 宝音德力根;;15世纪中叶前的北元可汗世系及政局[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6 乌兰;;印藏蒙一统传说故事的由来[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7 蒙古勒呼;;蒙古文文献中“古英(güyeng)”称号考释[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8 希都日古;;读冈田英弘译注《蒙古源流》[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9 阿拉坦宝力格;;从游牧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时候——演变中的“牧区大寨”神话故事[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胜利;成吉思汗传说与古代蒙古汗权思想[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于默颖;明蒙关系研究——以明蒙双边政策及明朝对蒙古的防御为中心[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黄华均;草原法的文化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5 王力;清代蒙古与西藏格鲁派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杨晶;刚性之美:蒙古族审美观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白建灵;从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探讨甘宁青地区民族社会的历史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马啸;17至18世纪清政府与蒙藏地区政治互动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乌日图;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政治活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锦;叶向高《四夷考·北虏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常德胜;蒙元王朝初期的佛道之争[D];兰州大学;2011年

3 周乌云;从《理藩院则例·喇嘛事例》探析清政府对蒙古实行的喇嘛教政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江民(敏);察合台文文献《成吉思汗传》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5 狄艳红;罗布藏丹津叛乱与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置[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哈斯;《皇明北虏考》史源及其史料价值[D];内蒙古大学;2007年

7 薛芸;蒙古族装饰图案在地域性建筑中的语义表达[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8 张付新;17世纪中叶西蒙古与西藏的宗教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9 王鹏;蒙元后妃生活考[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秦施展;清朝前期西藏地方政治体制的演进[D];西藏民族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919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919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