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骨法用笔”—中国山水画“线语言造型”的美学认知

发布时间:2018-06-21 03:44

  本文选题:线性艺术 + 意蕴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国绘画的表现基础就是“线语言”的运用,造型手段的基本方法也是用线,中国画中的笔墨情节是传统绘画的内涵表达。 以“线”为造型构成了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线是一种传播的媒介,它能将物象的形象以简单的线条概括,还能借助于线表达作者内心的思想,将线条的自由表现充分的展示,将艺术家内心澎湃的思想感情与大千世界万物相连接,这其中的“线”是具有一种独立的审美意义,是一种兼表形与达意于一炉、有意味的线,,是传统文化的产物。 本文分为四个章节,从线性造型的内涵文化入手,探求在传统山水画中如何产生线性理论,并通过同一性与审美性的方式研究对山水画创作中的存在与体现,最后借吸取古人之精华及发散自身之理解来看“线性艺术”作为绘画艺术语言在山水画审美体系中的美学内涵。
[Abstract]:The expression basis of Chinese painting is the use of "line language", the basic method of modeling means is also the use of line, the ink and brush plot in Chinese painting is the connotation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painting.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ainting are formed by "line". The line is a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which can generalize the image of the object with simple lines, and express the author's inner thoughts with the aid of the line, giving full expression to the freedom of the line. The "line" is a kind of independent aesthetic meaning, and it is a kind of line with the same meaning and meaning, and it is the produc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Starting with the connotation culture of linear modeling,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produce linear theory in traditional landscape painting, and studies the existence and embodiment of landscape painting creation through the way of identity and aesthetic. Finally, by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the ancients and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we can see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linear art" as the language of painting art in the aesthetic system of landscape painting.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刘成;论文人画审美之流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8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9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英美诗人困境中的自觉审美精神[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孟庆阳;;唐前奏议文体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鸿仪;;论中国画的“内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7 郑彦军;;董其昌与担当的山水画之比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8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陈晓春;;沫若《女神》与毛泽东诗词——中国现代诗歌主体精神建构的一种模式[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10 黄培清;;从《红楼梦》诗歌的翻译看译诗三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唐s

本文编号:2047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047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e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