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点在(剧场)画中的九味论初探

发布时间:2018-06-26 07:55

  本文选题: + 戏剧性 ; 参考:《天津美术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文学,戏剧与视觉艺术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艺术史其实就是一部承载了所有视觉方式的历史,也就是说艺术的发展就是视觉语言的发展历史,在存在的事物上,点线面是构成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而在画作中点有大小,数量,方向,它会形成不同感觉的点线面,每一个点所连接起来的虚线,或者由无数点所形成的面,他们或者垂直,或者曲线,或者是形成一个尖锐的角形面,似乎不同的形状加上不同的颜色,都触发我们不同的情感体会,继而影响到我们五官感觉。同样在舞台的剧场上,舞者都将不加伪饰的揭开人性,还世界本来的面貌。其实剧场本来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总得来说情感和味道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存在状态,万事万物失去情感都会索然无味,同样事物如果缺乏味道那么整个情感的维度都会变成孤立无援,轰然倒下。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drama and visual art is interdependent and exists. Art history is actually a history that carries all the visual ways. That is to say, the development of art i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language, in the existence of things. The point line is the basic element of visual art, 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painting there is the size, the number, the direction, and it forms a point line with different feelings, a dotted line connected by each point, or a surface formed by countless points, and they are either vertical. Either the curve, or the formation of a sharp corner, it seems, different shapes and different colors, all trigger our different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then affect our facial senses. Also on stage, dancers will uncover human nature without pretense, and return the world to its original appearance. In fact, theater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our life. In general, emotions and tastes are complementary states of existence, and all things lose their emotions will be boring. If the same thing lacks taste, then the whole emotional dimension will become isolated and collapsed.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宪年,陈育德;通感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06期

2 ;审美共通感的社会认同功能[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6期

3 王彩丽;;中外通感研究对比与启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赵其娟;赵其顺;;论通感在翻译中的功能[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刘玉华;试论通感的类型及其心理性质[J];齐鲁艺苑;1987年03期

6 宇厦;潘东海;硕林;;人体通感之谜[J];当代修辞学;1993年02期

7 马更东;谈通感在表达方式上的三种类型[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金开诚;舒年;;说“通”[J];文史知识;2008年06期

9 桑恒昌;;议通感[J];诗刊;1987年01期

10 覃光文;论审美通感[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许峰;刘心全;;异曲同工:汉英通感的形成机制与认知阐释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周楠;;通感:中英文功能与特点的比较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郁龙余;;中印味论诗学比较[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蒋岱;;中印味论诗学异同考——对东方比较诗学核心理论的探讨[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王强;通感与中医[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何卫平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共通感:解释学与人文主义传统的结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文爽;“通感时代”:从环保出发的艺术设计[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李梦莉;通感修辞的美学阐释[N];文艺报;2011年

5 山东省北镇中学 付志强;将通感艺术引入美术教学[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吴华敏;大荒·通感·诗学[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宇弘;英汉语通感认知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河成;审美共通感的现代政治哲学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知;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芳;点在(剧场)画中的九味论初探[D];天津美术学院;2017年

2 罗一丽;认知视角下唐诗通感隐喻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3 张瑜;概念整合新创空间关照下的汉语通感隐喻英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蚁玉笋;纸质绘本的“视听通感”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5 周玲;"审美通感"在初中美术课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徐丹;康德自由理论中的审美共通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陈楠;认知视角下《围城》通感及其翻译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8 陈相材;无子围棋盘设计中的通感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9 罗丽丽;概念整合视角下莎剧通感隐喻汉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10 周云鹤;概念整合视角下济慈诗歌通感隐喻认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69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069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4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