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后现代绘画的艺术抽象力

发布时间:2019-01-12 14:41
【摘要】:正后现代绘画在后工业社会的背景中以艺术的方式洞见了现代绘画对“定在”的表现。并将这种理论洞见外化在拒斥现代绘画艺术手法的后现代抽象力之中,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绘画独特的艺术技法。后现代绘画通过截取的搬用、变化的组装、碎片的整体突破了现代绘画“形式化”的创作路线。后现代绘画在艺术手法与审美思维的双重维度上赋予艺术抽象新的意义。后现代绘画刻意以“拙劣”、“机械”、“断裂”等抽象方式建构起创作观念,在解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post-modern painting has an artistic insight into the expression of modern painting. And this theory is externalized in the post-modern abstract force which rejects the modern painting techniques and forms the unique art techniques of post-modernism painting. Post-modern painting broke through the "formalized" creative route of modern painting. Post-modern painting gives new meaning to art abstraction in the dual dimensions of artistic technique and aesthetic thinking. Post-modern painting deliberately constructs creative ideas in abstract ways such as "clumsy", "machinery", "fracture", etc.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严勇;;科学卫士反击后现代[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刘志军;侯春娜;;浅析后现代心理学思想[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史占彪;骆宏;曾海波;;后现代“心理教练”:助人模式的新趋势[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杨山青;;文化的焦点,后现代的视角:2000年以来我国异化和归化研究综述[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峰强;叶浩生;彭运石;;过程(建设性后现代)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惠茜;;麋鹿后像论[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仪平策;;中国的艺术大众化与“后现代”问题[A];东方丛刊(1993年第1辑 总第五辑)[C];1993年

9 王岳川;;海外学者的“后学理论”与文化批评[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10 马永波;;客观化诗学的生态维度[A];“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荣君;后现代城新思路审视市场[N];天津日报;2006年

2 马汉广;西方后现代意识的剖析[N];文艺报;2005年

3 刘兵;后现代、科学与公众[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周雁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盛宴[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马驰;如何走出后现代[N];文艺报;2010年

6 尚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后现代交锋:一种全新的启蒙[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7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汪堂家;“后现代”衍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刘悦笛(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后现代的一种视域:思想与文化的交锋[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9 王天民;深刻认识现代发展模式弊端[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向笔群;黔东的“后现代”[N];贵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洪洋;当艺术成为一个疑问[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文康;网络自制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李佳;揭示隐藏的历史—后现代视阈下的《大进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熊文静;从树状文本到块茎文本[D];南昌大学;2016年

4 顾祥浩;关于后现代反科学思潮的哲学思考[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高倩;后现代的忧郁喜剧[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6 王美玲;后现代语境中的道德状况之探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周楙;历史的建构:解读卢森堡事件的后现代改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钟金花;后现代—一种新的元叙事的合法化进程[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曾彩媚;一个多元的后现代世界[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10 闫宏一;伊恩·麦克尤恩作品中的后现代儿童[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07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07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7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