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为“《木偶人》——新工笔系列组画中构成艺术的应用研究”。在当代多元的文化社会语境下,工笔绘画作为中国画艺术中的重要分支,陈陈相因,以传统的艺术表现语言及观念创作难以表达现代都市人关于存在,关于生活的意识体验。一批审美旨趣相投,风格类似的新工笔画家,基于传统,通过自我突围,心境观照的方式,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热衷于精神层面的改造,创新绘画形式语言和创作观念,形成个性鲜明的图式风格,在当代艺术绘画领域逐渐取得建立话语权。本文将以构成艺术作为切入点,首先根据新工笔绘画的需求调研基础,在相关文献理论研究支撑下,选取部分画家作品作相应个案分析,其次应用构成艺术理论知识结合个人创作实践部分,完成主题系列新工笔组画,最后反思总结创作实践研究结果及经验,对当代艺术语境下产生的新工笔绘画作深入探究。第一部分创作作品图片。对创作前期的灵感归纳筛选,确定创作题材与主题。根据题材的类型与主题的设定,对相关素材收集整理,完成作品小稿、素描底稿、宣纸拷贝正稿及色稿的绘制,以电子照片形式记录存档,完成对创作过程的直观再现,叙述过程的进展,呈现作品的具体实施环节。第二部分创作报告。主要包括需求调研报告、理论研究报告、创作过程报告、创作实践总结四方面。首先,需求调研报告。根据课题研究的领域,确定新工笔绘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构成艺术角度入手,重点探析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理论在新工笔绘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研究。通过实体调研与网络调研两大途径,在确定调研范围的前提下,走访调研各类大型图书馆、外文书店、购书市场及网络购书网站、雅昌艺术网等,全面清晰地了解了目前新工笔绘画在市场行情中的市场定位。辅以问卷调查、走访等方式获取有关新工笔绘画的受众群体以及社会关注度的数据信息,完成对新工笔绘画的资料搜集、市场调查与整合,对新工笔绘画的市场现状分析总结,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提供市场调研基础。其次,理论研究报告。根据构成艺术在新工笔绘画中的应用研究,对新工笔绘画及构成艺术的相关文献理论研究,查阅搜集书籍,期刊等文献,通过个案研究法、交叉研究法、归纳分析法,重新认识“新工笔”概念的界定以及对“新”的理解。论述新工笔绘画的发展脉络及文献研究现状,探究新工笔绘画的基本现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新工笔画家的工笔作品,着重研究构成艺术对新工笔绘画创作产生的影响,以个别典型“新工笔”画家的作品为例,从构图、题材、物象造型、线条、色彩调性、肌理制作效果方面阐明新工笔绘画的艺术价值与观念表现。运用设计构成学科基础知识,结合自身创作,根据研究结果总结归纳思考,制定相应的创作方案,为后期创作中借鉴应用构成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方法提供理论支撑。这也是本文的核心重点部分。再其次,创作过程实践报告。根据本课题研究制定的创作理念与思路,策划实施了以“木偶人”为表现主体的新工笔系列组画方案。从创作的灵感来源、创作构思、创作过程及创作总结经验四个方面完成。根据前期制定的研究方案,创作完成一组八张,尺寸为30×51cm的纸本新工笔系列组画,并研究总结构成艺术对新工笔创作多元发展提供的各种可能性,通过制作环节探析创作中“新”的体现,延伸新工笔绘画对当代工笔画创作引发的思考和启示,发现解决新的问题,探寻新工笔绘画将当代工笔画推向新高度的策略。最后,创作研究总结。从课题研究总结与创作实践总结两部分完成。新工笔绘画是当代工笔画中实践先于理论的新现象,与传统貌合神离。在学术领域存在潜在的学术价值,活跃市场与异化创作审美价值取向的风险并存,通过对构成艺术在新工笔绘画中的应用研究,为新工笔绘画的理论研究添砖加瓦。结合创作实践,让观者全方位多视角地认知新工笔绘画,拓展技术革新,借助图像化的形式连接古今,构建连接欣赏者与画家产生精神共鸣的载体,考量探究新工笔绘画对当代艺术领域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腾影(荣松);;浅析设计与绘画的关系[J];中国科技财富;2008年12期
2 朝戈;;关于纯粹和伟大的绘画——我们的时代和关于我们时代的绘画[J];美术;2008年01期
3 王茜;;浅析绘画与设计的关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朱剑;;有关绘画与设计关系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09年20期
5 李勇;;略论全球化语境中绘画的信息传播[J];黑河学刊;2010年09期
6 童立云;中国绘画观念的拓展与艺术有机构成理论初探[J];美术;1985年11期
7 李虹,崔思蕖;耐“看”的音乐与动“听”的绘画[J];人民音乐;2000年10期
8 张明超;对传统绘画观念的再认识——艺术沉思录[J];美术观察;2000年07期
9 水天中;杨佴e幕婊辰鏪J];美术研究;2003年01期
10 连键;物理与绘画的断想[J];民主与科学;2005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美术学院 顾黎明邋陈_g君;绘画的方位[N];美术报;2007年
2 西安美术学院 姜怡翔;创作当代的经典性绘画[N];人民日报;2010年
3 姜怡翔;创造时代的经典性绘画[N];西安日报;2011年
4 陈履生;重提临摹[N];美术报;2008年
5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副教授 宋玉成;原始主义绘画艺术[N];辽宁日报;2001年
6 蒋跃;绘画的形式语言(连载三十七)[N];美术报;2011年
7 小辰;青春式绘画小析[N];中国商报;2001年
8 郑岳华;开辟文人画新天地[N];美术报;2002年
9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罗青石;运动的绘画[N];美术报;2007年
10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李n\;明清女性绘画[N];中国文化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夏夏;元代花鸟画中的水墨之风[D];天津大学;2015年
2 兰友利;绘画的时间性[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3 赵雪;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4 徐东树;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比德观[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5 靳卫红;论中国20世纪绘画范式的转变[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6 蒯连会;对“观念至上”的反思[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7 杜龙琪;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8 赵岩;明清西洋风绘画研究(1579-1840)[D];东南大学;2006年
9 尚可;中外绘画融合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10 杨佴e,
本文编号:2410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41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