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流年》创作感悟

发布时间:2020-03-24 10:14
【摘要】:工笔人物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所涉及的层面十分深广,有关于工笔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又十分丰富。但在笔者看来,工笔人物画无论怎样发展,都不能脱离“笔墨”这一属于中国画的基本范畴。工笔画属于中国画,而“笔墨”是中国画表现形式上的主要特征。“笔墨”不仅是指笔和墨这一特定的绘画材料,更是指中国画的“笔墨生发气韵”和“寄情笔墨”这一无形的艺术寄托和文化内涵。在《流年》的创作中,笔者以单纯的笔墨作为表达精神情感和营造画面意境的主体运用,重在追求迹简意深的艺术境地,一方面体现出笔者个人的创作理念,另一方面也是追求着对传统文化中含蓄蕴藉的精神在画中的再现与传承。
【图文】:

创作素材


一、创作缘起笔者所选的创作题材源于河南大学周围境中,见过往的人们,,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境依然,故有所感受,欲付之于画,以为笔者在河大的生活学习已近七年,对此论初到时对此地是怎样的感觉,也都会随时熟悉的是地方,却也陌生,陌生的是时光。研究生同学的到来,两段学历,因骤逢聚散是依旧的细雨梧桐,古墙藤蔓,湖心孤亭和不仅仅是大学,更是笔者青年时代的精神寄

草稿,画面


笔者对《流年》的创作设想,是以竖幅组画的形式,分别描绘既定的几处场景,表现在不同环境中人们的活动景象。画面都是以环境物象与人物组合为基本的构成要素,人物组合占画幅面积略小,并作为画面的主题中心处于画幅偏下方,与其上部的环境物象又成一整体之势,不使二者分离。组画中的每一幅画又是独立的,为明确画面的形式感,画面具体的章法布局都依据各幅画所表现景物的现实场景而进行了主观变动。因为创作主题的表达需要,单纯的人物组合不足以甚至完全不能够体现出此创作的初衷。所以画面的构图形式,以便于表达创作主题为要。其间难易,是不能作逃避的选择的。因画面中的人物数量繁多,对其进行符合整体画面构图的有序组织就是较难处理的方面,但这同时也是对笔者创作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历练。决心既定,又有所寄托,便要全身心的投入,尽力而为。在画面黑白灰的渲染上,《流年》系列都有意再现黄昏或夜间的光效,以便画面能更好的表现出朦胧深沉的意境和时光流逝之感。这一系列的创作,不欲作过于深入的赋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郎绍君;;中国当代工笔画存在的十大问题[J];艺术.生活;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598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598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0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