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宁夏长城文化对山水画创作风格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7 01:27
【摘要】:宁夏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宁夏长城题材山水画在借鉴传统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在构图形式和笔墨语言上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把主观感受与长城客观景象进行有机融合,不仅体现出宁夏长城的苍茫、浩瀚、雄健与悲壮,还试图赋予宁夏长城新的时代精神,力争把宁夏长城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完美地结合。本文通过研究宁夏长城主题山水画创作的发展与现状,对宁夏长城题材的山水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归纳与总结,将长城的容貌展现给世人,以绘画语言的方式多方位的记录宁夏长城精神,促使长城文化深入人心,力求更多的人来关注长城,体悟和了解长城文化的内在,在保护和研究长城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越来越多的当代宁夏长城主题山水画。通过梳理归纳宁夏长城精神,从而在山水画创作中体现出地域文化、笔墨语言等特征。本课题的研究补充了宁夏长城主题山水画艺术的相关内容,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实践的参考。对宁夏长城山水艺术价值的整理归纳,为其创作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从积累有关宁夏长城的图片、历史文化等素材,依据其客观形态,通过概括、加工等艺术处理手法,提炼出符合表现当今宁夏长城的艺术语言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图文】:

倪瓒,山水画


第一章 宁夏长城地域特征与山水画松弛灵动的感受。因而南方山水画较之北方更为秀烟雾缭绕的视觉效果。纵观南北两派山水画作品,见的。,在创作中选取自然中的视觉元素作为素材尤为普创作多取景于自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经过梳观自然景物以新的艺术生命力。这也反映了在艺术的重要作用。

倪瓒,艺术生命力,笔墨语言,山水画


观自然景物以新的艺术生命力。这也反映了在艺术的重要作用。带等地区长独特的艺术瓒的《幽涧平面的取景,灵动的溪流,的侧锋行笔,感。画面所家所处环境在无锡的太湖地区。太湖水系发达。《幽涧寒松图》平坡遥在天际。倪瓒的山水画正是精准地概括了太、湖光山色造就了其独特的笔墨语言与艺术特色。光,出生于甘图 1.1 元代 倪瓒 《幽涧寒松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耀会;;雄安带动长城文化经济带发展的引擎作用之前瞻[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9年01期

2 杨德春;;关于长城文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年01期

3 王守法;;深入推进长城文化带建设[J];北京观察;2017年07期

4 张红宝;徐佳友;刘长生;张燕城;;长城文化与长城博物馆建设的互动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年11期

5 刘萍;走到最“贴近”的地方去——河北日报“走长城——河北长城文化纪行”系列采访活动[J];采.写.编;2005年03期

6 余同元;明代长城文化带的形成与演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7 ;河北新型智库巡展 长城文化安全研究中心[J];河北学刊;2018年02期

8 孙冬虎;;绵延千年的长城文化符号[J];农家书屋;2017年11期

9 黄志强;;论齐齐哈尔金长城文化资源的保护[J];黑龙江史志;2010年13期

10 黄志强;;高校文化引领与齐齐哈尔金长城文化资源的保护[J];理论观察;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丽;;坚持建馆宗旨 弘扬长城文化[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9年第3期[C];2009年

2 李士林;;长城文化[A];《万里长城》2007年第2期[C];2007年

3 张永恒;任胜利;;长城文化是人文奥运的底蕴[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1期(许嘉璐会长文化论谈专辑)[C];2008年

4 吉人;;长城是和平的象征——浅谈长城文化(摘要)[A];《万里长城》2008年第3期[C];2008年

5 张民;吴润泽;;长城文化,延庆魅力——第二届“八达岭杯”长城专题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A];《万里长城》2011年第3期[C];2011年

6 焦睿红;杨珊珊;丁奇;;长城文化遗产廊道构建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7 闫道竣;;金牌为全国青少年长城文化交流周添彩[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2期[C];2007年

8 ;“我为长城文化献爱心”文物捐赠仪式[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4期[C];2007年

9 曹玉宝;;打造山海关长城文化品牌 加快建设长城文化龙头高地[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4年合订本)[C];2014年

10 郑严;;中国长城文化赴美展览筹备[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0年第1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雪;以人为本,推动长城文化带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徐秀丽;委员建议:建立“丝路文化带”和“长城文化带”[N];中国文物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孙文志;长城文化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N];光明日报;2018年

4 整理 光明网记者 李姝昱;董耀会:长城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新时代意义[N];光明日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王敏娜;弘扬长城文化远比解析军事功能重要[N];辽宁日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董禹含;委员建议:建立北京北部长城文化带国家公园[N];北京日报;2017年

7 杨峻峰;忻州市政协今年文史工作重点发掘长城文化[N];山西政协报;2017年

8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孙冬虎;绵延千年:长城文化符号的营造与积淀[N];北京日报;2017年

9 王海纯 中共山海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长城文化品牌彰显区域文化魅力[N];秦皇岛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龚立仁;周然委员:大力发展黄河长城文化特色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魏欢欢;宁夏长城文化对山水画创作风格的影响[D];北方民族大学;2018年

2 王哲;北京长城文化展示带构建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3 赵雪燕;小学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调查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7年

4 王亚力;南方长城与凤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韩霄;明长城文化遗产整体性价值评估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6 张鑫;山西沿长城带边关古村镇民族民俗融合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16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16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6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