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宁懋石室花木山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23:46
【摘要】:中国山水画史应是流动的、有待不断丰富的,我们不仅需要对传世的纸本、绢本山水画进行研究,也应关注其他艺术形式中涉及山水画内容的部分,从而不断补充、丰富、完整中国山水画史。墓葬艺术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礼仪美术,其中的石刻线画充满着绮丽色彩和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又因为石刻线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这段时间,因此本文将从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的宁懋石室个案进行研究,将研究主题与重点放在宁懋石室石刻线画中的山水形象上,为丰满山水画史提供素材。选择对宁懋石室石刻线画中的山水进行研究,一是因为宁懋石室刻有异常精美的石刻线画——两幅《武士图》、两幅《孝子图》、两幅《庖厨图》、两幅《出行图》及一幅推测是墓主人肖像的图画——在北魏墓葬美术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且图像中出现大量自然景致的描绘,包括山丘林木、奇花异草、流云飞兽、建筑和动物,饱含了大量可供研究的山水画元素。二是因为前期研究中暂未发现对宁懋石室山水的专门关注,研究范围基本在对此石室的建筑形制、石室功能和图像中孝子图的研究,那么本次选题将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由此,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丰富关于宁懋石室研究的信息。本文对宁懋石室9幅石刻线画进行分析,对山水画主要构成要素——山、石、树、植、云、建筑进行详细分述,探讨这些形象的表现形式和造型特点,并对画面的空间表现进行叙述和思考,说明山水在画面中的具体位置,探析其布局的特色。通过对其画面整体和细节的具体阐述,笔者将宁懋石室石刻线画山水风格的特点归纳为四点:其一、以线条造型;其二,体现了写实性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三、画面呈现出朴素的空间意识;其四、画中山水作为配景存在。针对这四个风格特点,笔者从宁懋石室石刻线画与“高古游丝描”的互动、作装饰图形的山水形象与宁懋石室山水风格的联系、宁懋石室产生的时代、外来文化的影响及墓主后代对此石室的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对形成原因进行探析。并探讨了宁懋石室山水的历史价值——从空间营造、发挥线的功用、结合写实技巧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这几点体现出技艺的高度,还从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方面体现出其艺术价值,显示出古代艺匠的艺术创造才能。也希望通过本文对宁懋石室石刻线画山水的研究,丰富山水画历史的信息。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图文】: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宁懋石室石刻线画山水概述第 2 章 宁懋石室石刻线画山水概述2.1 宁懋石室石刻线画概述宁懋石室现存波士顿美术馆,国内存手拓本三份。形同一座汉代祠堂(图 2-1)。此石室石刻线画刻于孝昌三年(527 年),整体石室通高 1.38 米,宽 2 米近深 0.78 米,外观模仿木构建筑,入口无门框和门扉,含单檐悬屋顶和底部基石。另由五块内外刻有阴刻线画的石板搭建组成。底部由两块无石刻线画的长方形石块拼接而成,另五块有画像的石块垂直竖立围于底座之上。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宁懋石室石刻线画山水概述(图 2-3),右山墙外侧上下刻有榜题“董永看父助时”与“董晏母供王寄母语时”(图 2-4)。这两幅图画里四个古代孝子故事的表现方式同北魏时期风靡的孝子画像差不多,场景复杂,皆以树木林立、花草丛生的自然环境为背景。与入口方向相对,在石室背面外壁以纤细的线条刻三幅墓主像(图 2-5),每位均有一名侍女相伴。巫鸿对这三组肖像作了详细描述,认为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其年龄的不同,最右侧是一个年轻男子面容,左侧墓主肖像胡须浓密、面庞消瘦,是中年人的模样,这两个肖像都以四分之三侧面呈现。中间则是略微驼背、低头观看手中莲花的老者像。黄明兰对这一构图提出有趣的解释,认为三个画像都表现了宁懋,叙述了他从年轻至老年的一生。[5]因此黄明兰与巫鸿皆认为洛阳出土的北魏孝昌年间宁懋石室后壁的画像表现了死者由生到死的转化过程。[6]
本文编号:2719998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12
【图文】: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宁懋石室石刻线画山水概述第 2 章 宁懋石室石刻线画山水概述2.1 宁懋石室石刻线画概述宁懋石室现存波士顿美术馆,国内存手拓本三份。形同一座汉代祠堂(图 2-1)。此石室石刻线画刻于孝昌三年(527 年),整体石室通高 1.38 米,宽 2 米近深 0.78 米,外观模仿木构建筑,入口无门框和门扉,含单檐悬屋顶和底部基石。另由五块内外刻有阴刻线画的石板搭建组成。底部由两块无石刻线画的长方形石块拼接而成,另五块有画像的石块垂直竖立围于底座之上。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宁懋石室石刻线画山水概述(图 2-3),右山墙外侧上下刻有榜题“董永看父助时”与“董晏母供王寄母语时”(图 2-4)。这两幅图画里四个古代孝子故事的表现方式同北魏时期风靡的孝子画像差不多,场景复杂,皆以树木林立、花草丛生的自然环境为背景。与入口方向相对,在石室背面外壁以纤细的线条刻三幅墓主像(图 2-5),每位均有一名侍女相伴。巫鸿对这三组肖像作了详细描述,认为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其年龄的不同,最右侧是一个年轻男子面容,左侧墓主肖像胡须浓密、面庞消瘦,是中年人的模样,这两个肖像都以四分之三侧面呈现。中间则是略微驼背、低头观看手中莲花的老者像。黄明兰对这一构图提出有趣的解释,认为三个画像都表现了宁懋,叙述了他从年轻至老年的一生。[5]因此黄明兰与巫鸿皆认为洛阳出土的北魏孝昌年间宁懋石室后壁的画像表现了死者由生到死的转化过程。[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畅;;“迷”人的石室山[J];数学大王(五六年级);2013年05期
2 ;电商:烂柯这一年[J];新经济杂志;2011年09期
3 俞雷;;电商:“烂柯”这一年[J];纺织服装周刊;2011年36期
4 徐国庆;散落神州十余处 何处寻得真烂柯[J];体育文史;1993年05期
5 海樵;文建军;;对弈天地间——衢州寻访话竹炭[J];中国林业;2008年09期
6 马诤;;弈道[J];中华文化画报;2010年08期
7 江汛波;;我的围棋观[J];今日浙江;2007年22期
8 祝鸿熹;;关于“烂柯山”[J];语文新圃;2010年02期
9 吕传彬;;烂柯山小记[J];内蒙古林业;2013年05期
10 付龙腾;武光雪;;乐以忘忧——邹城博物馆藏西晋围棋棋具鉴析[J];文物天地;201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望舒;北魏宁懋石室花木山林研究[D];四川美术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719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19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