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绿山水的色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1 00:22
【摘要】:青绿山水作为我国最古典的绘画形式,早在魏晋时期,就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初现,至隋唐时期逐渐达到鼎盛。到宋代,随着文人画兴盛,“色彩”与“水墨”在中国传统绘画的舞台上第一次交换了位置,此后,墨色的表现成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重头。清代以后,将“色彩”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青绿山水逐渐淡出中国传统绘画的舞台。20世纪初,国门大开,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国人的审美情趣以及色彩观念都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在多元文化的视点下,当代青绿山水的色彩语言也在不断的探索与演变中,以全新的面貌开始展现。本文通过对青绿山水画发展历史的梳理,对多位青绿山水画学者及前辈作品的鉴赏分析,以及自身在创作过程中的摸索领悟,对青绿山水画的创作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文化多样性的当下,学习传承青绿山水的表现形式并广纳博取,力图使最具我国传统民族特色的色彩语言及其自成一派的表现形式得到继承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2
【图文】:
逦云南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逦逡逑画语言基本都是围绕色彩开展的,从两宋开始,色彩与水墨的纠葛就从未停止。逡逑皴法的出现,为青绿山水色彩的表现手法带来了创造性改变,是五代两宋时期绘逡逑画体系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当时,一方面受文人“笔墨化”艺术理念的影响,逡逑另一方面由于皴法可以完全不借助色彩来完成对物体的塑造。因此,这个时期的逡逑画家开始频繁使用皴法,甚至使用不同的皴法来标志自己的画风,许多画家都投逡逑入到皴法的研究与创作中。逡逑宋代的许多帝王,如宋徽宗、宋高宗等都非常喜欢画画,也十分重视对画院逡逑的建设,从而为青绿山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图逡逑2)便出自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继“二李”之后又一个高峰。逡逑
1¥这个时期的画家比宋人更注重对笔墨的表达,他们不仅会通过减少颜色逡逑的分染来衬托笔墨线条,甚至会在染色之后在进行复皴来增强笔墨的表现。赵孟逡逑
本文编号:2798647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2
【图文】:
逦云南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逦逡逑画语言基本都是围绕色彩开展的,从两宋开始,色彩与水墨的纠葛就从未停止。逡逑皴法的出现,为青绿山水色彩的表现手法带来了创造性改变,是五代两宋时期绘逡逑画体系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当时,一方面受文人“笔墨化”艺术理念的影响,逡逑另一方面由于皴法可以完全不借助色彩来完成对物体的塑造。因此,这个时期的逡逑画家开始频繁使用皴法,甚至使用不同的皴法来标志自己的画风,许多画家都投逡逑入到皴法的研究与创作中。逡逑宋代的许多帝王,如宋徽宗、宋高宗等都非常喜欢画画,也十分重视对画院逡逑的建设,从而为青绿山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图逡逑2)便出自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继“二李”之后又一个高峰。逡逑
1¥这个时期的画家比宋人更注重对笔墨的表达,他们不仅会通过减少颜色逡逑的分染来衬托笔墨线条,甚至会在染色之后在进行复皴来增强笔墨的表现。赵孟逡逑
本文编号:2798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798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