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郑板桥艺术创作中的民本情怀

发布时间:2017-04-02 15:10

  本文关键词:论郑板桥艺术创作中的民本情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扬州八怪”的集大成者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徐悲鸿先生在题板桥《竹兰石图》时赞誉其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其书不泥古法,犹如“乱石铺街、浪里插篙”,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自称“六分半书”;其画体貌书朗,风格劲峭,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文暗喻民族志节。他为官十二载,清正廉明、济世惠民,虽得罪上峰却赢得百姓爱戴。郑板桥不仅在文学艺术上独树一帜,还为我们展示了其孤傲清高、超凡脱俗、狂怪张扬的君子般的高贵品质,并形成了他“泽加于民”的人生志向和民本情怀。郑板桥的一生充满无数荆棘,他的民本情怀滋生于他特殊的身世经历和创作思想,他的生平具体分为两个阶段:为官之前和为官之后。在为官之前的这段时间,郑板桥的生活穷困潦倒,可他依然选择在扬州卖画以此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他所见所闻的都是民间百姓的清贫,于是一种强烈的愿望油然而生。这便是他“泽加于民”的君子志向和济世惠民的民本情怀。郑板桥刻苦钻研,用力甚勤,经历了三朝的科举考试,终于在五十岁迎来了做官的机会,然而却因救灾而得罪了巨室,于是辞官而去。在辞官的这段时间,郑板桥仍然深入民心,洞悉民间百姓疾苦,践行他“泽加于民”的政治抱负,尽显他济世惠民的民本情怀。然而,儒释道相融合的创作思想对郑板桥的民本思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这其中,贯穿郑板桥一生的是“平等仁爱”的儒家思想,“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在他的心目中坚不可摧、难以动摇。儒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思想也是郑板桥一生的价值取向,也是他人生追求的志高境界。然而,在研究郑板桥民本思想的问题上必然要涉及其产生的缘由。除了其曲折的经历外,《诗经》等经典诗篇是其文化背景;清朝的“八股取士”等制度是其时代背景;家庭成员予以了他宽容大度的爱;他愤世嫉俗的性格特征也对其民本情怀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郑板桥民本情怀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然而最典型的便是他的“慰天下之劳人”,“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和“长其忠厚之道,驱其残忍之性”。尤其是他的家训,教子忠厚的言论中不仅放射着民本思想的光辉,而且对当今时代的家教影响颇大。郑板桥的艺术创作跟人生阅历有关,而且郑板桥济世惠民的民本思想也是在其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在书法创作方面,“六分半书”的无拘无束是他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在绘画创作方面,画作清新脱俗而具“倔强不驯”之气;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强调要“道着民间痛痒”。他的题材大都以社会生活为主,反对泥古守旧,推陈出新,使他的艺术创作赋予了生命力。尤其是他的兰竹石艺术,表面写竹,实际写的却是一种农民意识。从这些艺术作品中我们足以能够看出他视百姓为己命,感受到他做人做事的刚健自强的顽强精神以及他在官场中所愤然表现出的不公。总而言之,通过郑板桥民本情怀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视角去了解他的诗文书画,来了解一代优秀文人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郑板桥 泽加于民 民本情怀 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郑板桥生平及创作思想10-16
  • 第一节 郑板桥生平10-14
  • 一、为官之前11-13
  • 二、为官之后13-14
  • 第二节 郑板桥创作思想14-16
  • 第二章 民本情怀形成缘由16-22
  • 第一节 文化背景16-17
  • 第二节 时代背景17-19
  • 第三节 家庭背景19-20
  • 第四节 个性因素20-22
  • 第三章 诗文书画尽显民本情怀22-38
  • 第一节 文学创作强调“道着民间痛痒”22-27
  • 一、慰天下之劳人23-24
  • 二、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24-25
  • 三、长其忠厚之道,驱其残忍之性25-27
  • 第二节 画作清新脱俗而具“倔强不训”之气27-36
  • 一、墨兰竹石见骨风27-34
  • 二、题画诗跋显民情34-36
  • 第三节 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六分半书”36-38
  • 第四章 郑板桥艺术创作对后世的影响38-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44-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念选;;郑板桥画竹题记理趣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芳;论郑板桥的“正”与“怪”[D];青岛大学;2012年

2 张晓娟;论郑板桥的君子观[D];延边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郑板桥艺术创作中的民本情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2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2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