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试论两宋花鸟画体现的技与道

发布时间:2020-10-16 06:57
   花鸟画在唐代以前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存在,发展到唐代才以独立画科的“身份”代替了其装饰性功能,到五代十国时期逐渐繁荣壮大。绘画艺术受制于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和中原地区长期动荡不定,政治和文化失去重心,画家们不再受统治者的束缚,思想上得到彻底解放,绘画题材选择更加自由和开放。南方的西蜀和南唐政权上相对稳定,经济富足,统治者重视绘画,成立皇家画院,花鸟画得到了蓬勃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推动了两宋花鸟画的繁荣。两宋花鸟画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绘画风格。北宋追求花鸟画的华丽富贵,南宋更倾向于精细严谨。北宋前期在绘画风格上以“黄家富贵”为楷模,中期从赵昌对花卉的写生,到易元吉深入生活崇尚自然的绘画风格,动摇了“黄家富贵”引领画院的地位。统治者对“理学”的大力推广,对中后期的崔白和吴元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彻底改变了画院精工富丽的绘画风格,开创了花鸟画的新面貌。北宋著名的皇帝画家宋徽宗赵佶对书画艺术的喜爱与大力倡导,并采取以诗入画的科举考试,开辟了诗画互补的新风尚。而画院以外的绘画风格,有善画枯木竹石的文同和苏轼,形成了重视运用水墨的花鸟画,即“文人画”。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南宋依然设立画院。画院画前期仍然以赵佶所建立的“宣和体”为主,直到后来以精细严谨的表现技法描绘花鸟画,在画面构图上斗方、折扇和册页取代了北宋的长卷和卷轴,演绎着局部的繁荣。南宋后期的花鸟画主要表现在文人画逐渐转变为“文人的画”,并改变了北宋文人画“戏笔”的特点。南宋缺乏像苏轼、文同、米芾那样集各类艺术于一身的文人画家,因此与北宋的文人画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但南宋的文人画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开拓了诗书画印结合的花鸟画创作理念。两宋时期的政治、文化和艺术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在理学的指引下,两宋的花鸟画逐渐将“画理”与“画法”融入到画面中,促使花鸟画由重视技法上升到道的高度,为花鸟画的繁荣昌盛作了铺垫。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12
【部分图文】:

珍禽,龟壳,作品,乌龟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0 厘米。画中表现了麻雀、鸠、蚱蜢、乌龟、蝉、蜜蜂、天牛等 20 多种动物构图上分析,作品中各个物象并无关联,而是独立的存在,从作品左下角的可知,这幅作品是黄筌给儿子临摹学习的范本。画家既强调将画面中禽鸟昆在形态的刻画,又注重对自然物象神态的描写。例如画面中的乌龟,只需要的触碰画面中的龟壳,仿佛能听到龟壳发出来清脆的声音;画中的蝉翼也描异常精致,将其透明的质感表露无疑。

徐熙,古代绘画,历史角度,宫廷


3图 2 《雪竹图》 徐熙 151.1cm×99.2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黄家富贵”在之上典雅精深的花鸟画风格;“徐熙野后的文人画对新美学风格的追求。“徐响。体异”对两宋花鸟画的影响生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画萌芽的诞生,至唐朝中晚期已经形成较鸟画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这些。

蛱蝶,绘画风格,花鸟画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于敷色的绘画风格,后得其真传,在当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誉。他还借鉴了徐崇嗣的没骨之法,形成了赖于写生的绘画风格,曾自称“写生赵昌”。《宣和画谱》中对他的花鸟画评价道:赵昌的花鸟画不仅注重形的刻画,又强调神韵的传达,称之为“旷代无双”一点也不为过。由此可见,赵昌是继“徐黄体异”后宋代花鸟画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海燕;;陈淳意笔写生花鸟画成因初探[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8期

2 高鸽;;浅析林淑女的绘画风格[J];艺术科技;2016年12期

3 卢东明;;论柯尔尼留·巴巴的绘画风格——以《从田间归来的农民》为例[J];美与时代(中);2017年04期

4 张伊静;;韩美林绘画风格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17期

5 肖杰;;明末画家王铎奇幻绘画风格述略[J];兰台世界;2015年36期

6 闫景阳;;浅议黑土画派的绘画风格[J];北方文学;2016年25期

7 王汝虎;;傅山的绘画风格[J];文史知识;2017年02期

8 朱青;;朱青作品[J];当代油画;2016年06期

9 张俊奎;;拙厚朴实 直抒胸意——冯承立山水画近作赏析[J];山东画报;2016年13期

10 史蕴藉;;鉴赏德库宁绘画风格[J];艺术品鉴;201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梅雨恬;戴熙绘画风格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

2 裴瑞欣;中国绘画美学中的风格观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3 陈晨;“海派”绘画作品鉴定与市场价格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惠建民;数码绘画风格的场景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2 陈晓谦;浅谈山水画中云烟法的学习体会[D];山东艺术学院;2018年

3 王晨宇;运动与时间的再现—弗朗西斯·培根的绘画风格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8年

4 史蕴藉;威廉·德·库宁绘画风格研究[D];渤海大学;2018年

5 刘肖敏;试论两宋花鸟画体现的技与道[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6 黄宇霞;论沈周、文徵明衣钵相承的绘画风格[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7 宋本帅;精微与豪放—从《石田稿》看沈周山水画风格的演变[D];鲁东大学;2018年

8 莫芳;宋代货郎题材绘画风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

9 张诗朦;论生活体验对毕加索绘画风格的影响[D];湖北美术学院;2017年

10 宋扬;探析蓝瑛“晚期”绘画风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本文编号:2842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42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b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