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斋画报》图像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06:38
1878年,英国商人美查(Ernest Major)在上海创办了“点石斋石印书局”,并于1884年推出了《点石斋画报》。《点石斋画报》择新奇可喜之事绘制成图,辅以文字说明,开启了中国近代雅俗共赏的画报体式,讲述了晚清时期的社会生活及政治文化。自文字出现以来,图像的多义性和描摹动作时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在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一直处于文字的附庸。直到《点石斋画报》的出现,运用以图像为中心的叙事策略,标志着图像叙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点石斋画报》中的图像可分为单幅图像和系列图像两种。其图像叙事的情节展现方式可分为三类:一是选取“最富于孕育性顷刻”;二是情节的发展在时间上线性承继,在空间上一一接续排列;三是被分隔的不同场景之间未标明时间顺序,故事情节的排列也需适应空间的实际情况。多数单幅图像在展开叙事时并未选取莱辛所述的“最富于孕育性”顷刻,其原因有三:第一,图像自身的局限性;第二,画报的首要职能是讲述故事和传播新知;第三,上至文人墨客,下到平民白丁,如此广泛的受众会限制画报图像叙事的顷刻选取。系列图像又有其时空维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连刊连载的系列图像运用连续的图像拓宽了叙事的深度,引入文字克服了自身的多义性。就《点石斋画报》中的图文关系而言,其形式是并置的,内容是互文的。除了图像,没有任何一种遗物或古文献可以直接确证过去人民所生活的世界。《点石斋画报》作为晚清时期新闻与美术合作的新式媒体,刊载了近千幅西方题材图像,其中便有一百幅英国图像。这些英国图像按题材不同分为,时事、新知、奇闻三种;按来源不同分为,上海本地、西方印刷品、画师想象三种。这些图像向大众展示了千奇百怪的英国事物,塑造了大众心目中既大公无私、友好和善又血腥残暴的英国人形象,为考察晚清时期的中国美术和建构西方想象图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05
【部分图文】:
学位论文,如执左契。”①古代图文并置的例子,伊尹》为例。传世的《山海经》共有研究认为,《山海经》在古时是有图了各种神怪异人。“图画的自我说明的山水神怪的形貌产生深刻印象,仅配合。”②《伊尹》全书五十一篇,其书。③不过,《山海经》和《伊尹》两体的图书实例应为唐代雕版印刷的《金金刚经》前端扉页有雕刻精细的佛像,礼图》、《尚书图》、《尔雅图》、《博已知最早商英所述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记传所以叙其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因图“备其象”而作为文字叙事的补充一直存在。然而,即便是绘的小说戏曲绣像,其中的图像也只是文字的附庸。正如《点石说,“顾其(即中国传统刻印书籍的插图)用意所在,容虑夫,抑仅以文字传之而不能曲达其委折纤悉之致,则有不得已于上看,美查对中国重文字而轻图像的概括基本正确。虽然《点闻与绘画的结合的体式,但图文并茂的图说形式却是中国自古点石斋画报》所继承。图 1- 2 明刻《赵氏孤儿记》
譬如丙七册《朝鲜乱略》,申集《义盗获报》和木集《赛灯盛会》。《赛灯盛会》(图2-1)使用多幅图像叙述上海设立外贸口岸五十周年的灯会盛况,这一事件使用连续性的图像组成一个完整的叙述,这种图像叙事方式在之后发展起来的连环画中得以充分体现,在此暂不做过多分析。不连刊连载的系列图像多是对持续事件的连续性报道多出现在时事类图像之中。例如,开篇《力攻北宁》、《轻入重地》以及后来其他册中的多幅图像都是关于中法战争的一系列报道。这种类型的系列图像多是跨越持续性历史事件的从起因到发展进程到最终结果的多幅图像构成的图像叙事。单个图像从属于一个单独的事件,各个图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统筹于持续性事件之内的。对于持续事件的连续性报道的图像叙事研究可以针对其中的单幅图像,将它们置于单幅图像叙事的研究之中。第一节 单幅图像叙事学者龙迪勇曾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单幅图像叙事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叙述模式。根据各自对时间的处理方式,其叙述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种:单一① 陈平原:《点石斋画报选》,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78 页。② 龙迪勇:《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江西社会科学》2007 年 09 期,第 44 页。图 2- 1 点石斋画报 木集 赛灯盛会(二)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2910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05
【部分图文】:
学位论文,如执左契。”①古代图文并置的例子,伊尹》为例。传世的《山海经》共有研究认为,《山海经》在古时是有图了各种神怪异人。“图画的自我说明的山水神怪的形貌产生深刻印象,仅配合。”②《伊尹》全书五十一篇,其书。③不过,《山海经》和《伊尹》两体的图书实例应为唐代雕版印刷的《金金刚经》前端扉页有雕刻精细的佛像,礼图》、《尚书图》、《尔雅图》、《博已知最早商英所述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记传所以叙其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因图“备其象”而作为文字叙事的补充一直存在。然而,即便是绘的小说戏曲绣像,其中的图像也只是文字的附庸。正如《点石说,“顾其(即中国传统刻印书籍的插图)用意所在,容虑夫,抑仅以文字传之而不能曲达其委折纤悉之致,则有不得已于上看,美查对中国重文字而轻图像的概括基本正确。虽然《点闻与绘画的结合的体式,但图文并茂的图说形式却是中国自古点石斋画报》所继承。图 1- 2 明刻《赵氏孤儿记》
譬如丙七册《朝鲜乱略》,申集《义盗获报》和木集《赛灯盛会》。《赛灯盛会》(图2-1)使用多幅图像叙述上海设立外贸口岸五十周年的灯会盛况,这一事件使用连续性的图像组成一个完整的叙述,这种图像叙事方式在之后发展起来的连环画中得以充分体现,在此暂不做过多分析。不连刊连载的系列图像多是对持续事件的连续性报道多出现在时事类图像之中。例如,开篇《力攻北宁》、《轻入重地》以及后来其他册中的多幅图像都是关于中法战争的一系列报道。这种类型的系列图像多是跨越持续性历史事件的从起因到发展进程到最终结果的多幅图像构成的图像叙事。单个图像从属于一个单独的事件,各个图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统筹于持续性事件之内的。对于持续事件的连续性报道的图像叙事研究可以针对其中的单幅图像,将它们置于单幅图像叙事的研究之中。第一节 单幅图像叙事学者龙迪勇曾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单幅图像叙事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叙述模式。根据各自对时间的处理方式,其叙述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种:单一① 陈平原:《点石斋画报选》,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78 页。② 龙迪勇:《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江西社会科学》2007 年 09 期,第 44 页。图 2- 1 点石斋画报 木集 赛灯盛会(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裴丹青;;《点石斋画报》主笔考[J];图书情报论坛;2015年02期
2 赵宪章;;语图叙事的在场与不在场[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3 赵宪章;;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J];文学评论;2012年02期
4 赵宪章;;语图互仿的顺势与逆势——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5 于德山;中国图像叙述学:逻辑起点及其意义方法[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秋惠;“点石”:《点石斋画报》与1884-1898年间的设计问题[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菁菁;西画东渐与《点石斋画报》[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842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42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