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当代工笔画创作语言的多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04:34
   本文以“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大展”为例,对当代工笔画创作语言的多元形态进行研究,文章将此次展览的工笔画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程度为标准做一个归类,分为当代工笔画与写实主义绘画、当代工笔画与写意画、当代工笔画与平面设计、工笔画与当代艺术四个部分。这样的分类方式在国内相关的领域中是少有的,尤其是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融入到工笔画创作的语言中,更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也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工笔画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不可否认的是,一张绘画作品风格面貌的形成一定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但所有矛盾都有其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绘画作品的风格成因也不例外,我们只讨论某一具体画面的风格主要是与何种艺术形式相融合的,当然,具体的结合程度其实是无法量化的,仅仅只能依靠观者的主观感受来进行判断。有些工笔画作品因为与其他艺术形态结合得太深,会让人产生“这样的画到底还算不算工笔画”的质疑,这也体现出本文需要对当代工笔画创作语言的边界进行探究的重要性。还有,本文提出的跨界融合的创新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当代工笔画的创作中,而是所有需要创新的行业中都适用的一种思想观念和技术手段。就当代工笔画而言,跨界的前提是深入地了解并掌握传统工笔画这门古老艺术的创作思想、创作手法、创作历史等知识,然后再学习别的艺术门类,吸收其精华而后进行创新,否者的话,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本论题不仅能对当代工笔画研究提供参考,促进当代工笔画的现状研究,更能完善当代工笔画流派理论研究上的不足。有可能本文所选取的几个与当代工笔画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有所欠缺的部分,以后的研究者还可以将其补充完整,让当代工笔画的分类研究更加完善,从而促进当代工笔画更加健康长久地发展。
【学位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12
【部分图文】:

照片,海龙,工笔画,写实性


语言的多样性丧失,个人艺术风格也不可能在造型上有所突破,这是那些过分依赖??照片的工笔画家值得思考和警惕的问题。但是话说回来,照相技术的发明确实给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画家能够很方便地搜集到各种各样的素材,特别是从写??实绘画的发展上来看,能够有今天的繁荣,照相技术的发明绝对是功不可没的。??西方写实主义与中国传统工笔画的融合形成了具有写实性的当代工笔画,从目??前来看,写实性的绘画语言在当代工笔画的创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由于中西方艺术思想的融合与照相机等科学工具的发明。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交流融合给我国传统工笔画的创作语言上带来了巨大的突破,让传统工笔??画的面貌焕然一新,重新焕发起生机,但是也有一部分画家出现了过分追求写实,??过于依赖照片,画面风格雷同等问题,值得所有人思考与警惕。??二、案例分析??跟其他大小国展一样,在第十届工笔画展中,写实性的工笔画在数量上依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下面我将分别从人物、花鸟、山水、静物等几个不同的题材??上举例分析写实性工笔画的绘画语言表达方式。??

照片,金色,中小学,工笔画


语言的多样性丧失,个人艺术风格也不可能在造型上有所突破,这是那些过分依赖??照片的工笔画家值得思考和警惕的问题。但是话说回来,照相技术的发明确实给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画家能够很方便地搜集到各种各样的素材,特别是从写??实绘画的发展上来看,能够有今天的繁荣,照相技术的发明绝对是功不可没的。??西方写实主义与中国传统工笔画的融合形成了具有写实性的当代工笔画,从目??前来看,写实性的绘画语言在当代工笔画的创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由于中西方艺术思想的融合与照相机等科学工具的发明。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交流融合给我国传统工笔画的创作语言上带来了巨大的突破,让传统工笔??画的面貌焕然一新,重新焕发起生机,但是也有一部分画家出现了过分追求写实,??过于依赖照片,画面风格雷同等问题,值得所有人思考与警惕。??二、案例分析??跟其他大小国展一样,在第十届工笔画展中,写实性的工笔画在数量上依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下面我将分别从人物、花鸟、山水、静物等几个不同的题材??上举例分析写实性工笔画的绘画语言表达方式。??

当代工笔画创作语言的多元研究


图5、洪仲突《我将青春伴你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小华;;当代工笔画的表现性特征[J];艺海;2019年02期

2 吴从瑞;;中国当代工笔画对传统色彩的继承与发展[J];美术;2019年01期

3 马宁;;探讨中国当代工笔画的现代设计元素[J];美与时代(上);2019年04期

4 李光耀;;浅谈多元化审美对当代工笔画的影响[J];艺术评鉴;2017年23期

5 陈雨桐;;当代工笔画墨与色的语言表达[J];美与时代(中);2018年05期

6 殷双喜;;图像与画意——关于当代工笔画的一些思考[J];美术研究;2017年01期

7 高宁;;当代工笔画的线与色的妙用[J];美与时代(中);2017年07期

8 刘飒;;探究当代工笔画语言的运用[J];大观(论坛);2018年01期

9 李梦恬;;浅谈当代工笔画创作[J];美术界;2016年12期

10 王海滨;;当代工笔画的品评标准刍议[J];美术界;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希;中国工笔画评价标准体系的探究与建构—重绘画性视角[D];天津大学;2015年

2 杨斌;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写意精神的表达[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愉舒;当代工笔画创作中的“陌生化”现象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2 朱斐;当代工笔画创新中的“形而上”内涵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3 周晓娟;当代工笔画中的动物隐喻性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4 潘广虹;当代工笔画个性化语言表现的探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9年

5 陈鸿荣;当代工笔画创作语言的多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6 董辰;当代工笔画中的表现性特征研究[D];渤海大学;2018年

7 梁婷;当代工笔画灰色调语境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8年

8 林梦珂;当代工笔画“微场景”表现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8年

9 张华;当代工笔画的构图与色彩形式表达[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10 周绮婷;当代工笔画中线的弱化探析与实验[D];广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81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81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0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