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试论长卷人物画叙事生成连环画面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0-11-14 01:49
   本文以长卷人物画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叙事生成连环画面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文中概述了长卷人物画的历史脉络及其观看方式和叙事,进而总结出长卷人物画的图像阵列式、连环图画式和新闻记录式的三种叙事模式。在长卷人物画经典作品叙事及连环画面生成论述章节中,以经典的长卷人物画《捣练图》和《洛神赋图》为例论述了作品概况、叙事模式和连环画面的生成。连环画面的生成方法作为长卷人物画叙事的重要手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经过总结发现家具在长卷人物画叙事中起到划分空间衔接画面的效果,《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家具是最为典型的案例,尤其屏风的运用起到了划分空间衔接画面的作用。主人公多次出现在重要的叙事画面中与配角的出场起到衔接画面衬托主题的作用,此观点在众多长卷人物画之中得以验证。具有视觉指向的叙事时空引导方法同样作为重要的时空叙事手段成为古今人物画创作常用的方法之一;东汉后期画像砖石与魏晋时期长卷人物画经常使用榜题文字作为画面补充突出主题;唐代画家周昉最善于运用象征手法描绘仕女宫怨题材为主题的长卷人物画。最后一章也是本文重点论述和实践的章节,本人用《晏子》连环画进行长卷人物画叙事生成连环画面的方法创作实践与理论分析,而其题材来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学位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218.4
【部分图文】:

列女传,仁智,绢本,摹本


图 1.顾恺之《列女传仁智图》宋摹本 纵 25.8 厘米横 470 厘米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二、长卷人物画的连环图画式叙事连续和环环相扣地表达一个主题内容是连环图画式长卷人物画叙事的主要特点。汉代画像砖石与佛本生故事也多采用连环图画式叙事方式。它是将一个主题故事由开始,经过不断的演进而达到高潮的叙事手段,这种叙事有如我们今天观看电视连续剧和小人书。从长卷横列式人物画中采用连环图画式叙事经典作品

绢本,摹本,北京故宫,人物画


图 2.阎立本《步辇图》(宋摹本)纵 38.5 厘米横 129.6 厘米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第二章 长卷人物画经典作品叙事及连环画面生成本文尝试论述长卷人物画叙事生成连环画面的方法,因此那些具有连环图画式叙事模式的长卷人物画才有与论文题目相一致的讨论价值。所以本章将以顾恺之《洛神赋图》和张萱《捣练图》为例分析这两幅长卷人物画经典作品叙事及连环画面生成第一节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长卷人物画经典作品分析一、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长卷人物画经典作品概况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纵 27.1cm 横 572.8cm,绢本设色,藏

《洛神赋图》,绢本,摹本,北京故宫


试论长卷人物画叙事生成连环画面的方法解曹植的原作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把洛神赋文本中所表述的关于人界、造化和众神嬉戏的场面通过绘画语言转化为具体的人物、自然界中的青绿山石、水波形象等等。这种绘画的叙事手段成功的打通了文本表述转化为绘画语言的道路,为后世人物画的创作奠定了具有魏晋早期风格的连环画式的叙事样本。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涵;;顾恺之《洛神赋图》的人物形象美学赏析[J];美与时代(下);2017年02期

2 蔡晓楠;王卉宁;;基于人物美学视角下的《洛神赋图》赏析[J];大众文艺;2017年16期

3 孙涵;;顾恺之——《洛神赋图》佛、道、人思想的美学体现原则[J];艺术科技;2016年01期

4 杨娜;;辽宁本《洛神赋图》之内涵探析[J];今传媒;2016年07期

5 童晓韵;;文人的悲 哀艳的美[J];中文自修;2016年19期

6 王新春;;《洛神赋图》 从文学到美术的飞跃[J];国家人文历史;2017年04期

7 李媛媛;;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与风格特征——以《洛神赋图》为例[J];明日风尚;2017年07期

8 何禹珩;;洛神赋图[J];月读;2017年07期

9 李媛;顾顶;;顾恺之《洛神赋图》初探[J];参花(上);2017年09期

10 徐照芳;;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赏析[J];芒种;2014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宗亚;故宫藏《洛神赋图》之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岩;试论长卷人物画叙事生成连环画面的方法[D];鲁迅美术学院;2019年

2 舒志龙;浅析《洛神赋图》中的道教元素[D];湖北美术学院;2019年

3 张红;解析《洛神赋图》的美学思想[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杜鑫;《洛神赋图》的意境对建筑环境设计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燕清;由顾恺之《洛神赋图》看魏晋绘画的自觉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6 朱世荣;浅析《洛神赋图》与《簪花仕女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晴;浅谈《洛神赋图》的时空表现特点[D];鲁迅美术学院;2016年

8 张朋;用二维动画表现中国传统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王康;女性美的不同诠释[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杜利萍;事如春梦了无痕[D];河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2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82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c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