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试论人物画造型中的点线面

发布时间:2020-11-14 03:05
   点、线、面是构成一幅画的三个基本元素,在人物画里也不例外。本文试图从人物画造型的角度,逐个阐明点、线、面在画面中的表现形式,再分析点、线、面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与融合转化。通过举例说明传统经典人物画作品中点、线、面的具体表现,同时结合自己作品中对点、线、面运用之心得体会,分析其中的不足,明确未来的创作思路,为今后的个人绘画发展寻求方向。
【学位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212
【部分图文】:

六祖


第一章 传统人物画造型中的点、线、面第一节 人物画造型中点的表现国画里是抽象的、概括的,其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如山水画里的“簇”。点在人物画中可以体现在人物发饰上的点缀,服饰上的点状纹点有圆、有方、有横、有直,每一个点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用笔方法基本的笔划。不同形状的点,取决于下笔的方向、力度,笔锋的出藏的大小形状,浓淡枯湿,以及在画面中排列的疏密程度等变化,所营出的情感韵味也不尽相同。点还可以“醒画”,使整个画面“活”起沉闷之感,增加画面的张力,统一画面的协调感,使整幅画具有生物画中不仅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如发饰点缀、服饰图案等,也有在画面的平衡作用。如南宋画家梁楷的写意人物画《六祖撕经图》(图 1)处小点,既打破了树干、树枝、藤条所形成的呆板三角形构图,也填感。如果去掉这些小点,画面的重心会因为左上方树干的厚重而向左平衡。

六祖,竹条,山形,作品


第一章 传统人物画造型中的点、线、面第一节 人物画造型中点的表现国画里是抽象的、概括的,其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如山水画里的“簇”。点在人物画中可以体现在人物发饰上的点缀,服饰上的点状纹点有圆、有方、有横、有直,每一个点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用笔方法基本的笔划。不同形状的点,取决于下笔的方向、力度,笔锋的出藏的大小形状,浓淡枯湿,以及在画面中排列的疏密程度等变化,所营出的情感韵味也不尽相同。点还可以“醒画”,使整个画面“活”起沉闷之感,增加画面的张力,统一画面的协调感,使整幅画具有生物画中不仅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如发饰点缀、服饰图案等,也有在画面的平衡作用。如南宋画家梁楷的写意人物画《六祖撕经图》(图 1)处小点,既打破了树干、树枝、藤条所形成的呆板三角形构图,也填感。如果去掉这些小点,画面的重心会因为左上方树干的厚重而向左平衡。

贯休,罗汉,“点”,眼睛


可以把人的喜怒哀乐等无数种情绪表现出来。唐末五代画家贯休善于画罗汉,他的作品《十六罗汉图》(图3)中,人物眼睛比较硕大,区别于一般的罗汉像,他说这是自己梦里所见到的罗汉形象。图中人物凝视斜上方,眼珠位于眼睛偏上的位置,呈现罗汉专注的眼神,体现其虔诚的内心。正因为贯休是僧人,所以他对罗汉神情的把握十分贴切。图 3 贯休《十六罗汉图》局部②因此,“点睛”强调的是“点”这个用笔动作上的准确性,而并非指的就是眼睛。“点睛”的精准度取决于画家自身对生活的观察经验是否丰富,更取决于日常笔墨功夫的训练与积累。第二节 人物画造型中线的表现线条作为最基础的造型语言,为各种绘画艺术广泛运用。但是在中国人物画里,线还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具有造型功能,还具有体现作者思想情感、个性修养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线是人物画的“灵魂”,一幅画的好坏与线条的优劣息息相关。就目前所知,中国现存最早的人物画是战国时期的两幅帛画——《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两幅帛画主要以线描的形式绘制而成,用线略显粗拙。从战国的帛画到东晋顾①出自《孟子·离娄上》。②晚唐五代画家贯休作品《十六罗汉图》,高 92.2 厘米,宽 45.2 厘米。现存摹本虽然出于一个底本,但有绢本、纸本,又有石刻本;有设色,也有水墨。大多流于海外,而日本藏本最接近原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晨;;浅谈点、线、面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4年09期

2 陈大胜;;浅谈数学“点”、“线”、“面”问题的优化[J];考试(教研版);2012年12期

3 魏军;;室内设计当中对于点、线、面的应用探讨[J];艺术科技;2016年03期

4 陈卫民;;点、线、面在标志设计中的艺术表现[J];艺术教育;2003年04期

5 石凯定;;谈音乐教学中的“点、线、面”——音乐教学方法漫谈[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23期

6 张宇;吴卫;;点、线、面构成与图形的异质同构案例探究[J];艺术科技;2016年07期

7 李金蓉;;浅谈点、线、面在现代陶艺设计中的表现[J];大众文艺;2014年19期

8 朱丽莉;;关于设计方法中的点、线、面的运用——以高教区主入口景观为例[J];现代园艺;2014年10期

9 蒋鑫;素描——寄托情感的符号艺术[J];洛阳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熊菁菁;代青全;;论点、线、面在现代日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献文;试论人物画造型中的点线面[D];南京艺术学院;2019年

2 马康;点、线、面在书籍设计中的新探索[D];河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82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82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2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