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道具”在油画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0-11-17 08:29
【摘要】:本篇论文提取油画中出现的“道具”,对不同形式、不同时期、不同观念的作品进行新的总结归纳。通过我的举例归纳使观赏者能够从画面中的“道具”中更加精细的理解艺术家对于作品的寄语和想法,同时对画面中“道具”的表现形式和意义进行新的分析,简单来说就是从“道具”入手分析油画典型性。第一章开篇简单描述什么是油画创作,油画创作的主要含义是什么,并且从油画创作的性质入手,简单阐述“道具”和油画创作密不可分的思路。第二章通过油画创作和“道具”之间的联系入手,更加确切详细的阐述“道具”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又能够分为哪些类型。本章通过排列和举例不同艺术家对于自身画面或是自身爱好与寄托来完成对于“道具”在油画中重要性的论述,从而全面的分析不同形式的“道具”在不同画面中的作用。第三章提取油画中“道具”的体现形式,归纳总结出“道具”在油画中的意义与作用。即使不同艺术家对于自身画面“道具”的运用形式不同,但其意义和作用却是有相似之处的。例如画面体现的相似、时代背景影响下的相似、对待艺术执着一生的相似。从“道具”的意义和作用当中,更加完善的了解油画中“道具”的存在。第四章讲述和例举“道具”在油画中的表现形式后,“道具”的其他视觉艺术类型的体现。第五章结合自己的创作描述自己创作中道具的体现和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3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道具贯穿油画创作
2 道具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形式
    2.1 诠释当下的道具运用
    2.2 道具折射艺术家一生
    2.3 纵观画面的旁观者
    2.4 道具成为引线
    2.5 体现道具的独特形式
    2.6 道具体现观念
    2.7 抽象道具使用
3 道具在油画中的意义与作用
    3.1 道具具有象征性
    3.2 道具具有符号性
    3.3 道具具有戏剧性
    3.4 道具具有时代性
4 道具在个人创作《像年轮一样》中的运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聚焦新时代——新疆实力派油画家作品联展选[J];新疆艺术(汉文);2019年01期

2 郑光旭;;油画中的构图艺术[J];中国艺术时空;2016年06期

3 付胜辉;;我国当代写实人物油画发展历程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7期

4 杨庆花;;中国当代女油画家杨庆花作品欣赏[J];赤子(上中旬);2016年20期

5 刘智伟;;中国油画家刘智伟先生作品欣赏[J];赤子(上中旬);2016年23期

6 童金葵;;反思、建构与提升 关于美术学专业油画材料和技法教学的思考[J];油画;2018年03期

7 ;广西青年油画人物画专题[J];美术界;2019年05期

8 张亚莉;;论古典油画中的民族风情[J];知音励志;2017年13期

9 ;生命如夏花般灿烂——许启智油画作品[J];青岛画报;2016年12期

10 贾跃民;;贾跃民作品[J];当代油画;201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春华;论西方色彩的理论与实践—有关油画色彩的两对关键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林笑初;第三代中国油画家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3 董菲菲;20世纪40年代走进甘新地区的中国油画家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4 沈泓;苏天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5 唐萍;都市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油画[D];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俊芋;剪影构成视域下的陈和西油画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2 周子玉;论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3 金洁;廖继春油画形式语言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4 高继军;十九世纪及以前油画中的光影运用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

5 王思佳;论“道具”在油画中的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6 张笑冰;当代语境下传统油画形式的试验体会[D];河南大学;2019年

7 雷国胜;云南现实主义油画对我绘画创作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8年

8 喻思思;装饰性油画的特点研究与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9 蒋宁;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10 严一博;基于古典油画艺术传承的色彩与表现技法探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9年



本文编号:2887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87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e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