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文伯仁《姑苏十景图》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9 17:04
   文伯仁为文徵明侄,是继文徵明之后,文氏家族成就最大者之一。本文从文伯仁《姑苏十景图》册出发,主要运用社会历史学、图像分析与比较等研究方法,围绕《姑苏十景图》册的创作背景、创作内容、风格特征、艺术价值及影响等问题展开探究。首先,探讨《姑苏十景图》册的创作背景。明代中期,苏州地区形成以地域意识为中心的社会风气,以苏州地景为题材的绘画开始出现;文伯仁自幼跟随叔父文徵明学习绘画,所画山水中,写景山水所占地比重较大,为其绘制《姑苏十景图》册打下基础。其次,分析《姑苏十景图》册具体绘画内容。此图册共十开,分别描绘了不同季节中的苏州景点,依次为《虎山夜月》《沧浪清夏》《胥江竞渡》《邓尉观梅》《支硎春晓》《石湖秋泛》《宝塔献瑞》《江村渔火》《灵岩雪霁》。在文伯仁之前,沈周、文徵明等都曾绘制过相似题材的绘画,并对文伯仁画题的选择产生影响。在《姑苏十景图》册中,文伯仁师承米芾、王蒙、沈周、文徵明等人的绘画技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构图模式。最后,推断《姑苏十景图》册为文伯仁早中期的作品,完成时间大概在1555年前后。同时,结合文伯仁绘画的流传,推测《姑苏十景图》册是为迎合市场所绘制,对张宏、袁尚统、李流芳等后续吴门画家也产生了影响。总体而言,文伯仁的《姑苏十景图》册既能继承文徵明及宋元名家的笔墨技法,又能承前启后,推陈出新,是地域名胜山水画中的佳作。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2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2章 《姑苏十景图》册的创作背景
    2.1 明代中期苏州的社会风尚
    2.2 文伯仁生平及其实景山水的绘制
        2.2.1 文伯仁生平概况
        2.2.2 文伯仁山水画中的实景题材
第3章 《姑苏十景图》册的创作内容与风格特征
    3.1 《姑苏十景图》册画题溯源
    3.2 《姑苏十景图》册十开写景内容
    3.3 《姑苏十景图》册画风阐释
        3.3.1 对文徵明绘画风格的继承
        3.3.2 对宋元名家的传承与创新
第4章 《姑苏十景图》册的艺术价值及影响
    4.1 《姑苏十景图》册的创作年代推测及流传
    4.2 吴地画家对《姑苏十景图》册的效仿与追摹
    4.3 地域山水名胜绘制的画史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文伯仁画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文伯仁;;明 文伯仁 松径石矶图轴[J];中国书法;2016年07期

2 ;文伯仁绘画作品欣赏[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年01期

3 潘瑞;;文伯仁的绘画艺术[J];美与时代(中);2018年05期

4 邵捷;钱镜;;形者通灵:文伯仁《方壶图》轴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19年01期

5 ;国内展讯[J];画刊;2014年08期

6 罗青;;“具区林屋”探案[J];中国书画;2005年06期

7 罗青;;文伯仁:《具区林屋图》《溪山仙馆图》真伪大探案[J];收藏界;2011年11期

8 周安庆;;明代画家文伯仁及其《金陵十八景图》册页赏析[J];收藏界;2011年05期

9 马兰;;明际“吴门派”名家扇面鉴赏[J];收藏界;200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璐娜;文伯仁《姑苏十景图》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2 潘瑞;文伯仁山水画研究[D];渤海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90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90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