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抽象性

发布时间:2020-12-30 22:27
  中国画的抽象性受到儒家、道家和佛家诸如了阴阳、色与空的思想的影响,有着深厚的哲学渊源。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抽象性理论基础与笔墨语言,结合中国文化儒释道的传统哲学对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抽象性进行分析,根据八大山人的生平、书画名款、所用图章及书法绘画风格的分期将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抽象性分为传承期、发展期、成熟期。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以成熟期的绘画作品为例,分别从儒家的“成教化”、道家的阴阳观、禅宗的色空观及文人画脉络对八大绘画作品的抽象性进行分析。八大山人在追求文人画笔墨意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抽象性提纯出来,使得抽象性成为与笔墨共同作用的独特的审美客体。八大山人建立起具有抽象形式美感的画面结构,将抽象性审美内涵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抽象性


《个山杂画册》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


用简约洗练的线条快速勾勒出兔子停下来的地对兔子形象进行了抽象性表达。的运用和抽象语言表达上得到发展。八大在能够抒发自己情感的抽象思想和笔墨语言。的成熟期是从八大山人 59 岁到 80 岁(1684 年到 1705出现并一直用到最后。这一时期八大山人创期。他不再纠结于人生的坎坷和内心苦闷,物我合一,超以象外”的境界,从精神上得墨更加恣肆酣畅,用笔含蓄不失力度、狂而、抽象的艺术形象还有抽象的艺术思维的运山人作品抽象的成熟期。态。

八大山人


3.1.3 八大的抽象思想与禅学色空观八大山人的抽象思维受到禅学“色空”观影响,“色”就是世间存在的万物,“学上解释为“非存在”。由此生出“虚”、“灵”、“空”的画面意境,并且禅点认为不相关的事物都可以在同一时空内,所以在八大的画面中往往看到两个完系的物象组合在同一画面中,最终形成了八大山人作品的怪异。诸如鹰和螃蟹、鹑等有悖常理的组合。他笔下的花鸟、树石、竹叶等等,都很巧妙地运用夸张变法,对物象进行严谨抽象的形象塑造,重点表现物象的突出特点。在朱耷作画都发意气为主,为了这一点,不光物象造型上夸张抽象化,还大胆的将无关联物象组胆舍弃光色、透视等等,所以他的画面中往往出现怪异的形象和画面,这就是一的过程,同时这种形象和画面具有抽象性。4 文人画对八大山人绘画作品的抽象性的影响4.1 文人画简述图 3 《鱼》 八大山人图 4 《石鱼图》 八大山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浅谈中国画的空白[J]. 林木森.  美术观察. 2006(05)
[2]试论中国画的抽象性[J]. 马威.  青年文学家. 2005(01)
[3]绘画的抽象性——从中西方绘画比较谈抽象[J]. 靳凤华.  美与时代. 2004(04)



本文编号:2948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48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a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