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崔子忠人物画的艺术风格以及对当下创作的启发
发布时间:2020-12-31 06:56
论及中国古代人物画,晚明的崔子忠必然是无法忽视的人物。本文将讨论的重点放在崔子忠人物画的艺术风格之上,并意在将古代人物画与当代语境下的工笔人物画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思考在当下创作中要以何种途径实现“借古开新”。此论题缘起于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针对在创作中如何“借古开新”产生的思考。在当代的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开新”二字已不足为奇,似乎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就等同于创新,必须要不断找出前人从未使用过的语言才能立足于时代洪流。而我从自身的创作感悟出发,面临的问题则是在画面呈现上的日益西化,或说是中国画特有语言的削弱。所谓中国画的语言,自然不是工具上笔墨纸砚的独树一帜(何况当下的创作也早已不再拘泥于作画工具),而是源远流长的富有中国美学气质的艺术风格。而随着时代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抑或思维信仰都已经与古人大相径庭,开放性的文化交流和互融使我们的生活接纳了太多的东方他国以及西方国家因素,例如最显著的,我们不再日日用毛笔书写而是采取更便捷的硬笔,这一改变便对同源的国画书法均影响重大。那么在这般的当代语境下,当涉及到客观艺术品时,要如何延续自古而来的东方式思维,如何找到合适的语言在...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物的题材选择
第一节“入画”与“不入画”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入画”的表现形式与画面效果的关系
第二章 人物的绘画语言
第一节——真实性与表现性的把握
第二节 线条
(1).线条自身的鲜活
(2). 线条与线条的关联
第三节 造型
(1).头部
(2).手、脚#
(3).身型姿态
(4).赋色#
第三章 人物在画面中的整体作用——传达与表现的中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2949179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物的题材选择
第一节“入画”与“不入画”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入画”的表现形式与画面效果的关系
第二章 人物的绘画语言
第一节——真实性与表现性的把握
第二节 线条
(1).线条自身的鲜活
(2). 线条与线条的关联
第三节 造型
(1).头部
(2).手、脚#
(3).身型姿态
(4).赋色#
第三章 人物在画面中的整体作用——传达与表现的中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2949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4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