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乡土题材油画探析 ——以21世纪全国美展作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3 02:45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及传统文化的国家,乡土题材油画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肇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改革开放激发下的社会思想解放以及东西方交流的影响中,乡土文化思潮与油画艺术结合了起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并对中国当代绘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近三十年来中国乡土题材油画的发展历史,讨论了乡土题材油画的兴起背景和原因,并重点对21世纪全国美展中乡土题材油画作品做了总结,分析了乡土题材油画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和精神内涵等,指出了乡土题材油画所蕴含的怀旧情绪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映射,既反映了生活现实又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民族性和人文主义色彩;在21世纪初,尽管艺术表现手法更加灵活丰富,但乡土文化依然是当代中国优秀油画作品的主要表现题材。因此,研究和审视乡土题材的油画,探究其艺术价值、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在当前的绘画艺术研究中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乡土题材油画的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西方有关怀旧乡土的理论思想
        1.4.2 中国现代乡土艺术理论的研究
第2章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内涵、发展脉络和意义
    2.1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的内涵
        2.1.1 怀旧乡土题材的内涵
        2.1.2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的分类
    2.2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的发展脉络
        2.2.1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的兴起原因
        2.2.2 中国怀旧乡土题材油画的发展回顾
    2.3 乡土题材油画的现代特殊意义
        2.3.1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的民族地域性
        2.3.2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的时代特点
        2.3.3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的审美回归
        2.3.4 乡土题材油画的人文主义
第3章 21 世纪中国乡土题材油画发展分析
    3.1 时代的背景现状和问题
        3.1.1 乡土题材艺术的发展背景
        3.1.2 乡土题材油画的普遍特征
        3.1.3 乡土题材油画的存在问题
    3.2 中国怀旧乡土题材油画在 21 世纪的影响
        3.2.1 中国美术馆展览的乡土题材作品
        3.2.2 全国美术油画展中乡土题材作品
        3.2.3 拍卖市场中的乡土题材油画作品
    3.3. 怀旧乡土题材画家的出现和实践作品分析
        3.3.1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的精神内涵
        3.3.2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家和作品分析
        3.3.3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艺术技法分析
        3.3.4 乡土题材油画未来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4章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对我创作的影响
    4.1 怀旧乡土题材的创作构思阶段
    4.2 学习国内外乡土画家作品
    4.3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创作实践
        4.3.1 怀旧乡土油画的写生积累
        4.3.2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的色彩探索
        4.3.3 怀旧乡土题材油画的技法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四川画派的创新与发展应在乡土中延伸[J]. 陈一鸣.  大舞台(双月号). 2009(02)
[2]沂蒙乡土绘画的审美内涵[J]. 赵大军.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01)
[3]我对乡土绘画主题性的认识[J]. 秦嗣德.  美术观察. 2008(09)
[4]乡土绘画艺术语言[J]. 熊开亮.  大众文艺(理论). 2008(04)
[5]守望中的乡土——关于郑艺绘画语言的隐喻与象征[J]. 王登科.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03)
[6]中国油画:乡村视角的当代意义[J]. 孙丰.  美术观察. 2007(04)
[7]主角与缺席者:绘画中的农民题材问题[J]. 谢宏军.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4(01)
[8]中国乡土油画的发展及其当代文化意义[J]. 赵榕津.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1(04)
[9]艺术、公共性和启蒙——哈贝马斯的审美理性理论的发展[J]. 刘锋.  国外文学. 2000(04)
[10]90年代中国乡土油画的式微与嬗变[J]. 张小册.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5)



本文编号:2994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94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4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