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 ——兼论民间文化的自发性

发布时间:2021-02-18 00:40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探析民间文化自身的独特规律以及自发性在民间文化中的作用与价值。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附录四部分组成。论文正文分为4个章节,将每个年画发展时期与章节分别进行了对应。首先是20世纪初的改良年画时期,即第一章“外在与内在互动过程中的年画改良”。这一时期的年画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文人想改变年画,但实际上,这也是对年画的一种强加;另一方面,是民众由于自我需要自发地要求改良年画。这与当时在中下层社会开展的启蒙运动直接相关。从根本上说,改良年画相对于传统年画的转变主要源自民众自发的需要,创作者也是为了满足这种来自民间的要求。第二个时期是30年代到40年代的新年画时期,即第二章“新年画之‘新’”。这一时期愈来愈多的外力开始影响民间年画的创作与销售,在当时的延安和解放区,出现了利用传统年画形式创作的“新年画”,其目的是为抗战和革命服务。新年画创作者的身份与从前也大不相同,几乎没有来自于民间的画师艺人,绝大多数创作者既是专业的美术工作者又是革命战士,所以,这一时期的年画自然而然被赋予新的政治内涵,带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到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新年画...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20世纪中国年画的嬗变 ——兼论民间文化的自发性


《美人戏婴图(对)》,清代中期,引自《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柳青卷》

神鹰,木版年画,创作者,体裁


《神鹰镇宅》,清代,引自《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武强卷》

木版年画,辟邪,胜景,风俗


上的重要步骤。②”历的步调,他们的节气、节庆中。界没有统一的规画题材大致有八、胜景画、风俗镇宅辟邪,即避年时最基本的愿在中国各个年画除了人们所熟知方弼方向》、《持图 3《福寿三多》,清代,引自《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柳青卷》图 4《七十九全神》,民国,引自《中国木版年画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类学艺术研究对于人类学学科的价值与意义[J]. 王建民.  思想战线. 2013(01)
[2]扶贫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以少数民族主体性讨论为核心[J]. 王建民.  民族研究. 2012(03)
[3]社会发展与春节文化[J]. 刘铁梁.  山东社会科学. 2012(01)
[4]久违逢年画,他乡遇故知——读《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藏品卷》有感[J]. 杨永智.  年画研究. 2011(00)
[5]十年辛苦不寻常——略记冯骥才和《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工程[J]. 向云驹.  年画研究. 2011(00)
[6]江丰年表[J]. 江文,郝斌.  美术研究. 2011(04)
[7]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的三重意蕴[J]. 徐建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26)
[8]冯骥才民间文化思想的时代性特色[J]. 刘铁梁.  西北民族研究. 2011(01)
[9]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成立始末[J]. 杨先让.  美术. 2010(10)
[10]记录:从研究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命题[J]. 向云驹.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本文编号:3038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38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e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