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米氏云山”对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2-18 01:03
  米芾、米友仁父子以其独创的“米氏云山”成为中国绘画史上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徐悲鸿先生曾高度评价米芾的创造,称之为世界第一印象主义画家。笔者认为米氏父子绘画最突出的特色是“云山墨戏”,是对真景山水的独特提炼和领悟。这一点可以从三个层面分析和研究:米氏云山笔简意工表现手法,以书入画,独创米点与披麻带水皴,纯以水墨的排比作为表现云山的形式。二米横式米点最终在绘画艺术上成为一种特定的语言,具有符号的意义。用“米点”造型,积点成线,积墨成块,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平稳感,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平静感,从而使人融入一种平淡天真的精神境界。米氏父子不拘泥于成法的创新意识,对现代中国山水画创作具有启迪和借鉴作用。笔者认为传统是创新的源头活水。现代山水画创作需要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但不能应循守旧,要有创新意识。现在对山水画创新存在一种误区,大多数人容易把山水画创新与个性表现等同起来。实际上强调个性表现仅是山水画创新的一个环节,个性表现也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否则就是一句空话。艺术是心境的体现,山水画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回归到人的本源,关注人的本性,才能使欣赏者的感受与创作者的境界感受产生共鸣。本...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米氏云山”对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启示


米芾春山瑞松图

荆浩


书、画皆以不蹈前人为标榜,他认为山鉴了董源的山水画法,又根据他对山水画染表现江南的云烟雨树,笔墨以简代密,烟云,草草而成”,常在画作上自题为“元来表现江南烟雨景色的山水,不求修饰,的审美情趣,与北宋流行的李成、范宽米了不起的地方,他们开创了一种新的,山水画皆崇尚传神地描绘自然山川景云迷蒙的意趣。古人曾高度评价米氏云意过形”,米氏云山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局份一直招致恶评,幸而墨戏在现代美学理论相互参照和融合中,墨戏作为中国,而且具有走向世界的审美潜质。

董源


全是江南丘陵江河的恬美景色。董源的代表作是《潇湘图》、《龙宿骄民图》等,《龙宿骄民图》如图2-3 所示,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右侧的大山占据了画面的大半,描绘了典型的江南山峦恬淡的景色。董源的弟子巨然,成了他画风的最好继承者,其代表作品有《秋山问道图》,画面上一径曲折而入,深山之中独此一家,不知何处来客,向隐居的高人“问道”,令观者肃然感觉到场景之超尘脱俗、幽深静谧,可以感觉到禅宗宣扬的清澈澄明的禅心与空寂温静的大自然的融合。巨然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僧人大画家。北宋时期,出现了中原画派与院体山水画。中原画派以李成、范宽为代表,李成因居于山东营丘,便常以齐鲁原野的自然环境为描绘对象,范宽长期居住在终南山和大华山,他的画面呈现的是崇山雄厚、巨石突兀、林木繁茂的景色。继李成、范宽之后,山水画家接踵而起,在李、范的影响下,当时曾出现了“齐鲁之士惟摹李成,关陕之土惟摹范宽”的倾向。北宋政权统一后,江南的画家们相继北上,并受到北宋画院的礼遇,在很大程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石鲁谈画[J].   美术. 1998(01)
[2]巴尔蒂斯论艺术[J]. 啸声.  美术. 1995(08)
[3]论米芾的书法及其艺术观[J]. 肖燕翼.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6(04)
[4]米芾的画[J]. 吕熒.  美术研究. 1958(04)
[5]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J]. 陈训明.  书法研究. 1986 (01)



本文编号:3038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38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7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