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再入“桃花源”》毕业创作体会

发布时间:2021-02-27 15:00
  《再入“桃花源”》整组壁画由5幅作品组成。本组作品选择带有中国特色的“桃花源”为主题,近年来将中国传统元素与西方油画创作进行结合的例子并不鲜见。可是在中西交融这股热潮下,备受中国文人推崇的《桃花源记》却鲜少以油画形式进行呈现。将满含隐逸思想的《桃花源记》,结合易陷入“虚实矛盾”的当下现实中的人,进行重新解构,利用油画作品突出的写实特征去表现处处充满意向的《桃花源记》,并加入作者的自身感受与艺术追求,便形成了本组毕业作品。本文从绪论、选题背景、创作构思解读、创作感悟,四个主体部分入手,历经创作素材的取舍、运用隔断进行画面的空间组合、整体画面氛围的营造定调、画面之中一些隐含意向的设置与解析,对《再入“桃花源”》该组壁画作品进行全面阐述,更直观的传递出作者的思想感悟。作者希望借由本次创作,在传统文化中找寻创作灵感,挖掘创作题材,结合自身所处时代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为作品注入传统灵魂,刺激传统文化在当下重新焕发生机。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再入“桃花源”》毕业创作体会


《再入“桃花源”》素描稿Figure3-1《Re-entry"peachblossomspring"》sketches

时空,屏风,桃源,特质


5 -。本桃源以山为点为主体,但若如此设定,势必将会弱化桃人们精神上所追寻的桃源之景,又能将这出来,划清理想与现实的界限,便成为要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精妙地利用屏风切换空间、分割画面,用间的切换巧妙的融合为一,这种时空分割,本人选择在本组创作中以屏风隔断作为时建筑中常见的一种隔断装置,其构造大动,隔断隐私的特质之外,还兼具装饰性喜爱。屏风可隔断空间的特质,刚好可以图 3-2 唐晖《时空一击》(局部)Figure 3-2 Tang Hui《A blow of timeand space》 (local)

菲利普,作品


决,离不开导师的素材推荐与耐心指导,使作者从美国艺术家菲利普 帕尔斯坦的作品中找到了方向。菲利普 帕尔斯坦的作品中(如图 3-3)不论是男人体还是女人体,或是他们的组合, 根本看不到他们在现实中的联系,却又迷茫地在现实中存在着。他一毫不苟地认真描绘模特,不仅如此,就连床单的纹饰、地毯的图案、刺绣衣服,木质纹理等这些极尽繁杂的物件,他一样都没有放过。“以繁托简”是帕尔斯坦画面处理方式的独到之处,以物质的华丽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西方哲学精神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J]. 黄剑武.  西北美术. 2017(03)
[2]张大千笔下的“桃花源”意向研究[J]. 徐诗婷.  美与时代(中). 2017(04)
[3]论壁画在公共空间环境中的视觉影响力与导向性[J]. 乐大雨,王琳.  艺术教育. 2011(06)
[4]菲利普·帕尔斯坦——一种新型的现实主义[J]. 龚平,晓军.  世界美术. 1992(04)

硕士论文
[1]论超现实主义绘画手法在中国当代壁画中的运用[D]. 肖伟.中央美术学院 2009
[2]文徵明与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桃源图》题材绘画的关系[D]. 赵琰哲.中央美术学院 2009



本文编号:3054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54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3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