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林泉高致》的境界及其对宋元山水画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14 11:54
  北宋山水画的发展,远承魏晋南北朝近接隋唐五代。由于魏晋风骨的渗化和唐宋气魄的浸染,使其进入高度成熟的时代。再加上北宋统治者对山水画的重视,并设画院广揽人才;文人士大夫对山水画的推崇;以及宋初“鼎峙百代,标程千古”的三家山水的影响,使山水画美学思潮迅速涌起。《林泉高致》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成为北宋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山水画论专著。它是画家兼画论家郭熙一生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的理论总结,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郭熙在《林泉高致》这部著作中提出的许多美学命题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相关的绘画作品及文献记载就《林泉高致》中的“境界”美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探讨,深层挖掘《林泉高致》境界思想的美学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对《林泉高致》的境界思想展开探讨:首先,《林泉高致》的境界美学思想诠释了中国山水画并不是自然山水的简单模写,而是“林泉之心”、“象外之意”的体现,更是真、善、美的精神载体。与西方风景画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山水画中“善”的融入。“善”是指山水画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修养等精神层面的因素。可见,中国山水画“以形写神”的美学思想完全迥异于西方风景画“以假乱真”的美学品性。郭熙...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林泉高致》的境界及其对宋元山水画影响


千里江山图宋王希孟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藏①米田水译注:《图画见闻志·画继》,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63页

《林泉高致》的境界及其对宋元山水画影响


纵74.元曹知白《疏松幽峡图》5厘米横27.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西、唐子华、姚彦卿、朱泽民辈”②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存目·子部》第73册,第403页

《林泉高致》的境界及其对宋元山水画影响


4溪山清远卷图(局部)南宋夏圭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优美含蓄的山水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林泉高致》之意境美学解读[J]. 彭晓智.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2]大象大意 可游可居——郭熙《林泉高致》美学思想新探[J]. 胡健.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3]《林泉高致》与北宋理学关系考论[J]. 朱良志.  社会科学战线. 2002(05)
[4]“物境”到“心境”的转变——浅析元代山水画之变[J]. 张玉平.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2(01)
[5]郭熙《林泉高致》美学思想简论[J]. 贾锦福,张永昊.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2)

博士论文
[1]郭熙研究[D]. 张白露.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82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82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0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