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梁平木版的活态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4 12:08
在当今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其走向衰落和灭亡前,进行保护和理论研究,对文化发展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活态保护视角出发,就如何解决梁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期望此课题研究对现阶段正在进行的梁平木版年画的研究、传承、保护工作能提供资料和学术支持,从而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路径。本文分五个章节来研究这一命题: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创新点、研究路径与内容,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合,为论文的写作做铺垫;第二章首先阐述相关概念,以梁平木版年画历史为基础,通过具体的调查资料来梳理梁平木版年画分类、生产工艺、审美特色;第三章通过调查梁平年画保护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第四章分析了梁平木版年画的保护价值,参照国内外遗产保护的经验提出保护对策;第五章结合实际课题,展望本课题后续研究空间。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为主,也有些带有装饰效果的细
《该令出关》梁平木版年画
为刘勇印制年画工作室徐家辉(梁平“德和泰”木版年画作坊传承人)是梁平“德和泰”木版年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由丹纳的美学思想看梁平年画[J]. 陈君. 装饰. 2009(11)
[2]活态文化:如何保护?为谁保护?[J]. 纳尔逊·格雷本,张晓萍. 思想战线. 2008(03)
[3]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J]. 常贵章. 大众文艺(理论). 2008(03)
[4]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王松华,廖嵘.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5]漫谈民间美术的活态保护[J]. 孙建君. 美术观察. 2007(11)
[6]梁平年画的审美特点及其发展趋向[J]. 赖瑶. 美术大观. 2007(08)
[7]梁平木版年画概述[J]. 黄作林,刘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8]关注现实,以无形遗产申报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乔晓光. 美术研究. 2004(03)
[9]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和民族文化资源整合[J]. 乔晓光. 美术研究. 2003(01)
[10]现代博物馆学面临之挑战——访苏东海先生[J]. 程京生. 中国博物馆. 1990(02)
硕士论文
[1]论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 周志勇.湖南大学 2007
[2]梁平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D]. 吴刚.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82150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为主,也有些带有装饰效果的细
《该令出关》梁平木版年画
为刘勇印制年画工作室徐家辉(梁平“德和泰”木版年画作坊传承人)是梁平“德和泰”木版年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由丹纳的美学思想看梁平年画[J]. 陈君. 装饰. 2009(11)
[2]活态文化:如何保护?为谁保护?[J]. 纳尔逊·格雷本,张晓萍. 思想战线. 2008(03)
[3]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J]. 常贵章. 大众文艺(理论). 2008(03)
[4]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王松华,廖嵘.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5]漫谈民间美术的活态保护[J]. 孙建君. 美术观察. 2007(11)
[6]梁平年画的审美特点及其发展趋向[J]. 赖瑶. 美术大观. 2007(08)
[7]梁平木版年画概述[J]. 黄作林,刘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8]关注现实,以无形遗产申报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乔晓光. 美术研究. 2004(03)
[9]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和民族文化资源整合[J]. 乔晓光. 美术研究. 2003(01)
[10]现代博物馆学面临之挑战——访苏东海先生[J]. 程京生. 中国博物馆. 1990(02)
硕士论文
[1]论政府主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 周志勇.湖南大学 2007
[2]梁平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D]. 吴刚.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82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8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