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

发布时间:2021-03-24 23:47
  当代艺术观念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艺术的相关理论更多的关注社会性审美思潮、艺术创造的社会属性、艺术个体创造,而本课题研究的是绘画中的“童趣”现象,并认为这种现象一直缺少应有的关注。绘画中的“童心”、“童趣”与“儿童画”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众所周知儿童画以其率直、纯真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人类最初始的生命冲动和最原始的心灵诉求,这种内在的生命特质,正是绘画艺术一直追寻的东西。儿童画虽然只是整个绘画艺术领域中个别或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以独特的语言执着于自身情感最直接的表达和宣泄,儿童画从语言表达到形式风格方面都对绘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上,人类造型艺术的活力一直都体现对儿童绘画心理和表现方面的借鉴,并经久不衰。最为突出的是20世纪的众多艺术家曾在选择和表现中邂逅了儿童艺术,一再追寻着儿童画的本质特点,并在这一方面寻求发展的新空间。从绘画艺术表现角度看,20世纪也成为人类童心开启的新纪元。与此同时,绘画和儿童画也一再呈现互动发展的新局面,绘画中呈现儿童画特征—“童趣”现象,是绘画吸收儿童画的风格的直接表现,也是绘画的童心和儿童画的交融...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


受伤的野牛

民族学院,新几内亚,布达佩斯,博物馆


腰布树皮画新几内亚西部马库库鲁阿湾布达佩斯民族学院博物馆

澳大利亚,艺术家,艺术资源,童心


2、原始艺术思潮的兴起19 世纪,伴随着工业文方艺术界的许多艺术家以观念表现出对科学的某种厌有了新的需求,各种艺术派的大变革,渴望一种纯“心艺术家们身上的童心和野性始有意识的追求天真和单纯始艺术资源中探索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荣格的情结理论及其对情结概念使用的修正[J]. 赵书霞,刘立国.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2]儿童画,独特的心灵之旅——儿童绘画心理浅析[J]. 陈翀.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S3)
[3]米罗艺术的童趣梦幻密码[J]. 巫俊.  文艺研究. 2008(11)
[4]风格与人格的现代性关系[J]. 尤西林.  文艺理论研究. 2008(02)
[5]论波普风格与儿童画的联系[J]. 陈书琴.  艺术探索. 2008(01)
[6]本体与回望:原始艺术与儿童画的启示[J]. 安鼎文.  艺术百家. 2007(06)
[7]向儿童艺术学习[J]. 依晓雷.  艺术教育. 2007(08)
[8]现代艺术家向儿童艺术借鉴的形与法[J]. 王振德.  艺术百家. 2006(06)
[9]绘画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应用[J]. 张振娟.  中国临床康复. 2006(26)
[10]回溯与创造:原始艺术和现代艺术[J]. 丁宁.  文艺研究. 2006(04)

博士论文
[1]个体艺术智能的发生研究[D]. 蓝星.东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儿童画与农民画的比较研究[D]. 许妮娜.南京师范大学 2007
[2]论现代绘画中的童趣现象[D]. 倪蓓蓓.南京艺术学院 2007
[3]论儿童涂鸦艺术对成人绘画图式的影响[D]. 胡华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幻化的语言[D]. 丁伟.天津美术学院 2007
[5]童眸里的世界[D]. 沈杏培.南京师范大学 2006
[6]浅析中国绘画中的“趣”[D]. 刘杰.河北师范大学 2005
[7]论绘画艺术中的稚拙美[D]. 周澍晖.河南大学 2004
[8]荣格艺术思想的研究[D]. 许虹.河北大学 2003
[9]心灵的瓦解与重建——潜意识本源影响下的艺术创造回归情结[D]. 戴斐.南京艺术学院 2001
[10]论美与生命[D]. 郭永红.郑州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098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98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8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