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装饰性绘画语言在我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发布时间:2021-04-06 01:03
  原始时期的绘画就已经具有装饰性。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现如今装饰性绘画正在繁荣发展,逐渐演变出了独特的绘画语言。本文将梳理装饰性绘画的概念、起源和发展,以克里姆特和穆夏两位广受认可的装饰性绘画代表艺术家的作品为例,从装饰性绘画的构图、造型、色彩、装饰纹样及材料工艺上对装饰绘画展开分析,以探索、发现装饰性绘画语言的特色要点。经分析,可知装饰性绘画语言具有平视体构图、抽象概括的造型、主观的色彩运用、象征意义浓厚的装饰纹样、表达审美趣味的工艺材料运用等特色要点。笔者在个人的油画创作过程中,通过灵活运用装饰性绘画语言,丰富了绘画语言表达,拓展了女性题材呈现形式,创作出融合个人思考与前人探索、具有创新性的油画作品。本文将详细展示理论研究成果与个人创作的思考与感悟,并标明装饰性绘画女性题材作品未来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方向。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装饰性绘画语言在我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宴乐铜壶》战国

莫高窟,菩萨,敦煌,装饰性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装饰性绘画的概念及起源发展3壁画富丽堂皇的气势。宋代的装饰性绘画没有了唐代的浑厚,也缺少五代时期的严谨。但是宋代的装饰性绘画更加清秀与贴近生活,开始接近群众并为大众服务。元代时期装饰性绘画发展可以谈到永乐宫壁画(图2-3),这个时期的装饰性绘画沿袭了唐宋的画风,但在表现技术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人物描写更加生动自然,表现得比较结实。明代时期,由于小说和戏剧的发展,装饰性绘画开始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和木刻装饰画,陈老莲绘画作品为装饰性绘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清代的装饰性绘画中,最主要的是“年画”,年画的造型精炼、生动、色彩强烈富于情感,艺术风格朴实而接近生活①。新中国成立之后,装饰性绘画发展迅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这时候的装饰性绘画追求审美感受和表达形式。庞薰琹是现代油画的先驱者,对西方艺术有深刻的认识,注重构图和形式的表现,致力于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融合统一。董希文也是中国装饰性油画的有力推动者,他的绘画作品符合大众审美,题材以人物为主,具有中西方相融合的装饰趣味。林风眠追求画面中的装饰性写实,添加了人体结构和画面的光影,开阔了中国装饰性绘画的题材和技法及工具。吴①庞薰琹:《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第123页。图2-2敦煌莫高窟第14窟《大妙相菩萨》唐代图2-3永乐宫壁画局部元代

壁画,装饰性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装饰性绘画的概念及起源发展3壁画富丽堂皇的气势。宋代的装饰性绘画没有了唐代的浑厚,也缺少五代时期的严谨。但是宋代的装饰性绘画更加清秀与贴近生活,开始接近群众并为大众服务。元代时期装饰性绘画发展可以谈到永乐宫壁画(图2-3),这个时期的装饰性绘画沿袭了唐宋的画风,但在表现技术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人物描写更加生动自然,表现得比较结实。明代时期,由于小说和戏剧的发展,装饰性绘画开始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和木刻装饰画,陈老莲绘画作品为装饰性绘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清代的装饰性绘画中,最主要的是“年画”,年画的造型精炼、生动、色彩强烈富于情感,艺术风格朴实而接近生活①。新中国成立之后,装饰性绘画发展迅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这时候的装饰性绘画追求审美感受和表达形式。庞薰琹是现代油画的先驱者,对西方艺术有深刻的认识,注重构图和形式的表现,致力于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融合统一。董希文也是中国装饰性油画的有力推动者,他的绘画作品符合大众审美,题材以人物为主,具有中西方相融合的装饰趣味。林风眠追求画面中的装饰性写实,添加了人体结构和画面的光影,开阔了中国装饰性绘画的题材和技法及工具。吴①庞薰琹:《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第123页。图2-2敦煌莫高窟第14窟《大妙相菩萨》唐代图2-3永乐宫壁画局部元代


本文编号:3120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20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7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