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融合思想的当代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1-04-06 19:08
从晚清起,伴随武力侵略,西方文化强烈冲击中国的文化,中国旧的文化传统平衡被打破,中国开始反思中国社会及其文化,其中还出现过两大反思高潮,即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新文化运动”思潮和八十年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思潮。前者为林风眠所处时代,后者为我们当今所处时代。这两个时代有虽为不同时期,但有着受困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分歧的相似性与连续性,这也正是在当今需要研究林风眠及其时代的价值所在。本文从林风眠的融合思想的形成及内涵出发,研究他如何调和中西艺术?如何创造时代艺术?由此归纳出“一点三原则”,即东西艺术融合的切入点“情绪”,融合的三个原则“时代性、民族性、个性”。文章将林风眠融合思想放在东方文化体系所面临的东西文化碰撞的时代背景中进行探讨,并在当代背景下对林风眠的融合思想再思考来思考中国艺术的发展,从而运用历史的智慧来解决现实的问题,着眼点是未来的发展。研究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新文化运动时期林风眠融合思想的形成,第二部分为改革开放后林风眠思想价值的重新认识,第三部分为当代社会发展境遇下对林风眠融合思想的再思考。通过对林风眠融合思想形成、重新认识以及其在当代发展境域下的解读与理解,从“三原则...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林风眠融合思想的形成
一、西方的武力侵略与民族危机下中国艺术的出路
1、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
2、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艺术主张
二、林风眠融合思想的形成及内涵
1、融合切入点一情绪
2、融合三原则——时代性、民族性、个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林风眠融合思想价值的重新认识
一、新中国与写实主义的单一美术形态
二、改革开放中现代艺术的发展与困境
三、林风眠融合艺术之路的启示
1、林风眠学生融合艺术之路的选择与探索
2、20世纪中国艺术"衰落"论中林风眠的起落
3、林风眠重新回归与重新认识的意义
第三章 当代社会背景下对林风眠融合思想的再思考
一、中国及其文明在当代的历史反思
二、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态
三、林风眠融合思想在当代发展境遇下的解读与理解
1、"介绍西方艺术"
2、"整理中国艺术"
3、"调和中西艺术"
4、"创造时代艺术"
四、林风眠融合思想指导下对中国艺术开拓的思考
1、个性——艺术原创精神的倡导
2、民族性——回归经典领悟中国艺术精神
3、时代性——自身艺术审美价值判断体系的重建
五、中西艺术中介点与艺术的终极关怀
参考文献
书籍文献
期刊文献
致谢
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林风眠、徐悲鸿艺术的现实意义[J]. 刘嫒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2]中国画的未来之路[J]. 林逸鹏. 新美术. 2008(01)
本文编号:3121967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林风眠融合思想的形成
一、西方的武力侵略与民族危机下中国艺术的出路
1、近代中国的时代背景
2、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艺术主张
二、林风眠融合思想的形成及内涵
1、融合切入点一情绪
2、融合三原则——时代性、民族性、个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林风眠融合思想价值的重新认识
一、新中国与写实主义的单一美术形态
二、改革开放中现代艺术的发展与困境
三、林风眠融合艺术之路的启示
1、林风眠学生融合艺术之路的选择与探索
2、20世纪中国艺术"衰落"论中林风眠的起落
3、林风眠重新回归与重新认识的意义
第三章 当代社会背景下对林风眠融合思想的再思考
一、中国及其文明在当代的历史反思
二、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态
三、林风眠融合思想在当代发展境遇下的解读与理解
1、"介绍西方艺术"
2、"整理中国艺术"
3、"调和中西艺术"
4、"创造时代艺术"
四、林风眠融合思想指导下对中国艺术开拓的思考
1、个性——艺术原创精神的倡导
2、民族性——回归经典领悟中国艺术精神
3、时代性——自身艺术审美价值判断体系的重建
五、中西艺术中介点与艺术的终极关怀
参考文献
书籍文献
期刊文献
致谢
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林风眠、徐悲鸿艺术的现实意义[J]. 刘嫒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2]中国画的未来之路[J]. 林逸鹏. 新美术. 2008(01)
本文编号:3121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21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