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凯绥·珂勒惠支艺术独特的女性视角

发布时间:2021-04-06 12:12
  凯绥·珂勒惠支是画坛上重要的画家。她的时代背景和生活阅历使她的艺术作品反映的是广大的无产阶级和工人斗争。纵观凯绥·珂勒惠支的艺术作品,我们隐约可以看到贯穿其中的一条线,那就是凯绥·珂勒惠支艺术独特的女性视角。这是她有别于其他女性艺术的显著的一面。笔者是按四个章节叙述凯绥·珂勒惠支艺术独特的女性视角。第一章阐述凯绥·珂勒惠支的生活背景和艺术渊源。其中生活背景包括生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背景。第二章节论述凯绥·珂勒惠支艺术独特的女性视角。分两小节:第一小节是叙述凯绥·珂勒惠支形成艺术独特的女性视角的内在原因。即她与工人阶级的情感。第二小节分析她的艺术作品彰显独特的女性视角,第三章与同时代艺术家艺术视点比较,运用比较法和例图法来全面认识凯绥·珂勒惠支艺术女性视角的独特性。第四章论述凯绥·珂勒惠支艺术的影响。分析其对画坛的影响,在现时代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凯绥·珂勒惠支的艺术作品和其作品对我们的启示。凯绥·珂勒惠支艺术独特的女性视角,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通过对凯绥·珂勒惠支艺术独特的女性视角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诸多启示:第一是凯绥·珂勒惠支艺术独特的女性视角的形成与当时时代状况是密不可分的。特定的...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凯绥·珂勒惠支艺术独特的女性视角


《灯下的母与子》

石版,儿童医院,石版画


1919)、((不胜悲痛))(石版画,1921)、《母亲们,献出你们的财富来》(石版画,1926)《探视儿童医院》(见图3,石版画,1926)、《工人的妻和睡着的孩子们))(石版画,1927)…1942年,凯绥·坷勒惠支的孙子小彼得死于二战战场。当战争的风暴再次来临她和德国千家万户遭难的人们一样,遭受着沉痛的打击。儿孙的阵亡简直使她完全垮了,对儿孙的哀悼,内心的悲伤,对儿孙是否死得其所的持续多年的痛苦思索,以及整个德国社会所遭到的深重灾难都汇集在她的心头。她说:“现在人已经死得够多了!再也不允许有人在战场上死去!当那些青年人

面包,石版画,插图,死神


艺创作了大量的以母亲和孩子为艺术主题的作品。像石版画《援助俄国》、《德国儿童在饥饿中》(石版画,1924)、《面包》(见图4,石版画,1924)、《母亲和死去的儿子》(见图1,腐蚀版,1903)、《死神和妇人》(腐蚀版,1910)、插图3《探视儿童医院》((陋巷生活》版画(石,1926)、插图4《面包》《母与子》(腐蚀版,1910)《在母亲的怀抱中》(石版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苦痛悲歌——从《日记与书简》观珂勒惠支的艺术思想及来源[J]. 李琼.  艺术探索. 2008(04)
[2]关于鲁迅收藏的珂勒惠支致史沫特莱信[J]. 杨燕丽.  鲁迅研究月刊. 2007(06)
[3]真诚再现——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艺术赏析[J]. 黎强.  科技资讯. 2006(35)
[4]用爱唤醒世界:珂勒惠支的版画艺术[J]. 罗湘科.  文艺研究. 2006(12)
[5]麦绥莱勒在中国[J]. 王观泉.  鲁迅研究月刊. 2004(07)
[6]沉默的呼声——谈珂勒惠支和她的艺术[J]. 于艾君.  美术大观. 2003(06)
[7]我的感觉、我的身体、我的方式——解读20世纪90年代女性艺术[J]. 徐虹.  文艺研究. 2003(02)
[8]德国女画家凯绥·珂勒惠支与中国[J]. 丁言昭.  德国研究. 1999(01)
[9]凯绥·珂勒惠支——一位为无产阶级利益而战斗的世界著名女版画家[J]. 潘芸.  西江大学学报. 1998(03)
[10]从黑白中看资本主义世界——论麦绥莱勒的版画艺术[J]. 王琦.  世界美术. 1979(03)



本文编号:3121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21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e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