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真性情—解读倪云林的山水画
发布时间:2021-04-17 01:29
学习中国画的人,一定要研究古人作画的方法,吸取古人的精华,研究其内在的精神,不能徒其面貌,要用自己的心性去体悟其中的奥妙。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是用来借物言情、托物言志的,因此,在画家的笔下所呈现的不仅是画家的审美观念,也是哲学思想的体现。中国山水画的萌芽和隐逸文人的山林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的逸格山水,是由于画家的生活形态的飘逸与自然山水的有机结合,通过画家以文人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一次画风的形成都是在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倪云林的“高逸”也是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风格。本文详细地描述了平淡、冷寂的真性情在倪云林绘画风格中的展现;第一章:倪云林的生平简略,是对他性格和画风形成的研究;第二章:叙述元代画坛隐逸之风形成的根源。第三章:描述了特定历史条件和生存环境下人们的文化理想与追求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一:对“脱俗”的要求和对自然的感悟,二、“自娱”的观念和对“逸品”的追求,三、元代文人士大夫对山水画的审美情趣。第四章:阐述了倪云林山水画的表现方法、成就与影响。平淡和冷寂是云林山水画的特征;“幻”字是云林对山水画的感悟;寂寞的云林。云林是“逸格”山水画的代表;通过对他的画法及其风格的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树石幽竺图
松汗停子9尾本J}畏牵下十四年
雨后空林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寒潭鹤影[J]. 朱良志. 中华文化画报. 2011(10)
[2]道教文化对刘秉忠诗词的影响[J]. 任红敏. 北方论丛. 2011(05)
[3]无生法忍与陈洪绶的高古画境[J]. 朱良志. 学海. 2011(04)
[4]游戏艺术的君子——浅析倪瓒绘画艺术[J]. 曹建富. 大众文艺. 2010(17)
[5]水不流花不开的寂寞[J]. 朱良志. 艺术百家. 2009(05)
[6]元末隐逸现象的文艺透视[J]. 范功. 大众文艺(理论). 2009(05)
[7]中国艺术空间美感四题[J]. 朱良志. 饰. 2005(03)
[8]论元四家绘画美学思想[J]. 吕少卿. 艺术百家. 2004(04)
[9]论元四家的逸格山水[J]. 吕少卿.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4(01)
硕士论文
[1]清凉的世界—对传统雪意象山水画的探析[D]. 陈敬友.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国画中诗的情怀和精神[D]. 黄泽亮.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论文人画家对自然的关注[D]. 唐媛媛.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42547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树石幽竺图
松汗停子9尾本J}畏牵下十四年
雨后空林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寒潭鹤影[J]. 朱良志. 中华文化画报. 2011(10)
[2]道教文化对刘秉忠诗词的影响[J]. 任红敏. 北方论丛. 2011(05)
[3]无生法忍与陈洪绶的高古画境[J]. 朱良志. 学海. 2011(04)
[4]游戏艺术的君子——浅析倪瓒绘画艺术[J]. 曹建富. 大众文艺. 2010(17)
[5]水不流花不开的寂寞[J]. 朱良志. 艺术百家. 2009(05)
[6]元末隐逸现象的文艺透视[J]. 范功. 大众文艺(理论). 2009(05)
[7]中国艺术空间美感四题[J]. 朱良志. 饰. 2005(03)
[8]论元四家绘画美学思想[J]. 吕少卿. 艺术百家. 2004(04)
[9]论元四家的逸格山水[J]. 吕少卿.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4(01)
硕士论文
[1]清凉的世界—对传统雪意象山水画的探析[D]. 陈敬友.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国画中诗的情怀和精神[D]. 黄泽亮.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论文人画家对自然的关注[D]. 唐媛媛.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42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4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