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彩绘画发展及其呈象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01:42
岩彩绘画,是近二三十年里,中国绘画界出现的新的绘画材料和形式,归属于中国画范畴。岩彩画并非是一个新兴的画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彩陶,到汉唐时期的壁画都有它的身影。岩彩画是以五彩岩石研磨成不同粗细的颗粒,用胶为黏合剂调和,绘制在纸、布、壁、金属上的平面绘画。作为连接一些曾经失落的汉唐绘画和当代绘画的桥梁,岩彩绘画呈象的造形、材质、色彩及艺术结构等方面都区别于中国画中工笔、水墨、没骨等绘画形式。本文主要通过梳理岩彩画发展脉络,研究岩彩绘画的呈象方式,来探寻其立足于本土地质和本土文脉,作为回归东方文明的本土绘画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表现方式。岩彩画的发展问题涉及到“失传”问题,在这期间,日本借鉴中国传统岩彩绘画的精髓创新形成了日本画,当代岩彩画技法和材料皆启发于此。因此,本文在梳理发展脉络的同时,会就日本画和岩彩画的关系做简要论证。但岩彩绘画来自于中国传统绘画而非日本画,这一观点是毋庸置疑的,岩彩画技法、呈象的研究都要根植于中国本土绘画。岩彩绘画的发展走向也应该是借古开今,将传统和现代向结合,找到既不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又可以连接当代艺术观念的创作方式,帮助这一古老的绘画方式...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中国岩彩绘画历史流变
2.1 早期东方岩彩绘画
2.2.1 早期岩彩壁画
2.2.2 岩彩壁画兴盛
2.2.3 岩彩壁画的没落
2.2 岩彩绘画的兴盛与衰败
2.3 日本对岩彩绘画的继承和发展
2.4 中国岩彩绘画的复兴
3 岩彩绘画呈象方式及其艺术结构
3.1 岩彩呈象之造形
3.1.1 岩彩呈象的起点
3.1.2 造形的呈象方式
3.2 岩彩呈象之色彩
3.2.1 东方色彩
3.2.2 色彩构成
3.3 岩彩呈象之材质
3.3.1 材质呈象
3.3.2 从自然材质到绘画媒介
3.3.3 材质呈象的语义结构
3.4 岩彩绘画的立体多层色面构造
4 中国当代岩彩绘画发展现状
4.1 当代画家对岩彩的研究应用
4.1.1 胡明哲与她寻求的“自然”
4.1.2 朱进与他所用的五色土
4.1.3 吴竑与“迹象”
4.2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4.3 岩彩绘画带来中国画变革
4.3.1 中国本土绘画的的当代延展
4.3.2 梳理东方色彩语言特征
4.3.3 开拓中国画创作思维
5 岩彩绘画的实践与思考
5.1 壁画临摹
5.2 岩彩绘画呈象方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5.3 岩彩绘画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160487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中国岩彩绘画历史流变
2.1 早期东方岩彩绘画
2.2.1 早期岩彩壁画
2.2.2 岩彩壁画兴盛
2.2.3 岩彩壁画的没落
2.2 岩彩绘画的兴盛与衰败
2.3 日本对岩彩绘画的继承和发展
2.4 中国岩彩绘画的复兴
3 岩彩绘画呈象方式及其艺术结构
3.1 岩彩呈象之造形
3.1.1 岩彩呈象的起点
3.1.2 造形的呈象方式
3.2 岩彩呈象之色彩
3.2.1 东方色彩
3.2.2 色彩构成
3.3 岩彩呈象之材质
3.3.1 材质呈象
3.3.2 从自然材质到绘画媒介
3.3.3 材质呈象的语义结构
3.4 岩彩绘画的立体多层色面构造
4 中国当代岩彩绘画发展现状
4.1 当代画家对岩彩的研究应用
4.1.1 胡明哲与她寻求的“自然”
4.1.2 朱进与他所用的五色土
4.1.3 吴竑与“迹象”
4.2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4.3 岩彩绘画带来中国画变革
4.3.1 中国本土绘画的的当代延展
4.3.2 梳理东方色彩语言特征
4.3.3 开拓中国画创作思维
5 岩彩绘画的实践与思考
5.1 壁画临摹
5.2 岩彩绘画呈象方式在实践中的运用
5.3 岩彩绘画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160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60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