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文”中看文徵明的绘画风格
发布时间:2021-04-27 18:18
文徵明作为吴门四家重要人物之一,广览博学,对各家所长兼收并蓄,其绘画风格有“细文”与“粗文”之分,“细文”笔墨结构复杂细密、笔法劲秀、意境高远、气息清润,设色也多轻快明洁,较之“粗文”亦更显儒雅鲜丽之气与丰神俊秀之韵。本文笔者从“细文”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出发,分析时风、师承、自身绘画性格和审美趣味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再着重分析其“细文”风格和隐逸思想在画中的体现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全面探究其绘画风格的本质,以期能够运用到笔者的创作实践中。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徵明“细文”风格的形成
1.1 明代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
1.2 师承关系对文徵明绘画风格的影响
1.3 受自身绘画性格和审美趣味的影响
2 “细文”之下的隐逸思想和风格特征
2.1 归隐林泉的自我
2.2 化人为己出新意
2.2.1 “行利相兼”
2.2.2 用笔细致绵密
2.2.3 由书写到塑造
2.3 古雅的细笔设色山水
3 “细文”对后世的影响与贡献
3.1 “细文”对其子侄与弟子的影响
3.2 “细文”对董其昌的影响
4 “细文”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作品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163936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徵明“细文”风格的形成
1.1 明代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
1.2 师承关系对文徵明绘画风格的影响
1.3 受自身绘画性格和审美趣味的影响
2 “细文”之下的隐逸思想和风格特征
2.1 归隐林泉的自我
2.2 化人为己出新意
2.2.1 “行利相兼”
2.2.2 用笔细致绵密
2.2.3 由书写到塑造
2.3 古雅的细笔设色山水
3 “细文”对后世的影响与贡献
3.1 “细文”对其子侄与弟子的影响
3.2 “细文”对董其昌的影响
4 “细文”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作品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163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6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