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没骨法”及个人创作实践
发布时间:2021-04-27 19:06
“没骨法”早而有之,且在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中成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对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启示和意义。本文将“没骨法”定位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之中,探究并分析在当代语境下“没骨法”的艺术特征,并将个人绘画创作中的独特感悟表达出来。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没骨法”概念解读入手,对“没骨法”进行界定,阐述在演变与发展过程中是怎样与中国水墨画相互碰撞融合的。第二章立足于当代审美理念,分析将“没骨法”运用到具体绘画创作的代表性画家以及绘画作品,进一步了解“没骨法”产生的艺术价值,并在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基础上对“没骨法”的艺术特征进行概括。第三章是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就绘画创作中的形式表达、题材与内容的选择、情感的叙述来进行深刻的总结,以寻求在“没骨法”的创作中不断创新,加深对“没骨法”的体会,进而对自己今后创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没骨法”概述
第一节 “没骨法”的界定
第二节 “没骨法”的发展
(一)早期没骨画的历史沿革
(二)中西理念的交流碰撞
(三)笔墨语言的多元化探索
第二章 “没骨法”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运用
第一节 当代没骨水墨人物画家研究
(一)刘庆和的笔墨特质
(二)田黎明的光影语言
(三)张望的静谧意蕴
(四)周京新的以写入画
第二节 当代没骨人物画艺术特征
(一)线色融一
(二)技法互渗
(三)风格迥异
第三章 个人创作对“没骨法”的探索
第一节 形式表达
第二节 题材内容
第三节 情感叙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作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没骨人物画艺术语言的思考[J]. 苏国强. 美术观察. 2019(03)
[2]没骨的现代化:杨之光敦煌临画研究札记[J]. 林霖. 美术学报. 2018(05)
[3]浅析没骨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J]. 周婉清. 美与时代(下). 2018(04)
[4]浅论中国画的没骨法[J]. 苏娜.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1)
[5]没骨的现代意义[J]. 林若熹. 美术观察. 2004(04)
[6]“凹凸花”与宋人“没骨花”札记[J]. 顾震岩. 新美术. 2000(01)
硕士论文
[1]“沒骨法”在中国人物画中的创作实践与研究[D]. 蔺洁青.中国美术学院 2017
[2]浅析《泼墨仙人图》对现代没骨水墨人物画的影响[D]. 陈晓华.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64002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没骨法”概述
第一节 “没骨法”的界定
第二节 “没骨法”的发展
(一)早期没骨画的历史沿革
(二)中西理念的交流碰撞
(三)笔墨语言的多元化探索
第二章 “没骨法”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运用
第一节 当代没骨水墨人物画家研究
(一)刘庆和的笔墨特质
(二)田黎明的光影语言
(三)张望的静谧意蕴
(四)周京新的以写入画
第二节 当代没骨人物画艺术特征
(一)线色融一
(二)技法互渗
(三)风格迥异
第三章 个人创作对“没骨法”的探索
第一节 形式表达
第二节 题材内容
第三节 情感叙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部分作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没骨人物画艺术语言的思考[J]. 苏国强. 美术观察. 2019(03)
[2]没骨的现代化:杨之光敦煌临画研究札记[J]. 林霖. 美术学报. 2018(05)
[3]浅析没骨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J]. 周婉清. 美与时代(下). 2018(04)
[4]浅论中国画的没骨法[J]. 苏娜.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1)
[5]没骨的现代意义[J]. 林若熹. 美术观察. 2004(04)
[6]“凹凸花”与宋人“没骨花”札记[J]. 顾震岩. 新美术. 2000(01)
硕士论文
[1]“沒骨法”在中国人物画中的创作实践与研究[D]. 蔺洁青.中国美术学院 2017
[2]浅析《泼墨仙人图》对现代没骨水墨人物画的影响[D]. 陈晓华.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64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6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