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肖像画研读

发布时间:2021-05-19 16:00
  肖像画在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艺术传统,留下不少传世的肖像画佳作和有关肖像画的绘画理论。无论中西,传统肖像画的目的都是源于实用的。早期肖像画的主要功能是为统治者以及宗教服务的教化工具,后来发展成熟的写实肖像画主要是为真人写貌留影,要求形神兼备。画肖像都是传统肖像画家的谋生手段。十六和十七世纪,中西肖像画艺术几乎在同一时期达到了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成熟期。照相机的出现,肖像画“肖似”的实用功能被摄影所取代,肖像画不再是钦命或订件,而是追求人性与自我,超越自然,进行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创造,成为艺术家借题发挥、自由表达的创作媒介,是一种个人体验和选择。目前,国内外的肖像画创作呈现为多元化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中西肖像画相关文献史料和学术界对肖像画艺术有关论述的梳理,全面地阐释了肖像画从共性大于个性的“无我之境”到个性大于共性的“有我之境”的发生、发展的轨迹,进而又对中国当下肖像画创作的多元化状态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期对肖像画艺术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深刻认识,并对当下的肖像画创作能够起到有价值的参考作用。全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无我之境”——传统的肖像画艺术,(一)肖像画传统在西方,(二)肖像画传统在中国;二...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无我之境"——传统的肖像画艺术
    (一) 肖像画传统在西方
    (二) 肖像画传统在中国
二、"有我之境"——肖像画艺术的现代转换
三、当下中国多元化的肖像画创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鸣谢
附录 图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肖像绘画的语境背景[J]. 刘连.  宜宾学院学报. 2008(05)
[2]关于中国传统肖像画图式和精神内涵的思考[J]. 彭亚.  新美术. 2007(01)
[3]论相学与中国传统肖像画[J]. 李家田.  美术观察. 2005(01)
[4]图像时代的肖像[J]. 殷双喜.  美术研究. 1999(03)
[5]肖像画历史概述[J].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7(02)
[6]现代肖像画[J]. 陈帆,蒂埃里·夏巴纳.  世界美术. 1996(01)



本文编号:3196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96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5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