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景凤绘画鉴赏观及其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02:23
本文关键词:詹景凤绘画鉴赏观及其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活动于明代中后期的詹景凤不仅是一位书画家,还是闻名其时的鉴赏家,虽然他并未给后世留下太多的绘画作品,但他一生著述颇丰,且提出了富有特色的理论创见。基于绘画鉴赏的经验,他以新的理论内容丰富了传统的绘画审美标准;从“用笔”和“临摹”两个方面对绘画鉴赏中的画理进行探索,皆有独到的见解。与此同时,他还对晚明画坛进行了较为理性的批评,他反对时人轻宋重元、贬低浙派的风气,提倡以客观公允的态度来面对画坛中的画体、派别之争。詹景凤能够以一位鉴赏家的眼光客观审视和评价其时绘画,并能针对当时画坛风气做出中肯的批评,既彰显了其个人之存在价值,也丰富了明代画学之内容。笔者试从詹景凤绘画鉴赏行为的视角出发对其绘画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和分析,并对他的绘画鉴赏观及其思想作出客观的评价,明确他在中国绘画鉴藏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詹景凤 鉴赏观 审美标准 画理钩深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09.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绪论7-10
- 一 、选题依据7
- 二 、研究综述7-9
- 三 、研究方法9-10
- 第一章 詹景凤生平及其绘画艺术10-19
- 第一节 生平述略10-13
- 第二节 詹景凤的绘画艺术13-19
- 第二章 詹景凤绘画鉴赏观形成的影响因素19-30
- 第一节 书画鉴藏环境19-21
- 第二节 鉴藏圈的交游21-26
- 第三节 精研的鉴赏态度26-30
- 第三章 詹景凤的绘画鉴赏观及其思想30-63
- 第一节 绘画品评中的审美标准30-41
- 一、以雅论画30-33
- 二、以拙论画33-37
- 三、以奇论画37-41
- 第二节 绘画鉴赏中的画理钩深41-56
- 一、论用笔——由“以笔达意”至“笔意俱通”41-49
- (一) 关于用笔的四对审美特征41-47
- (二) “笔兴意致兼得”——传统形神观在用笔中的阐发47-49
- 二、论临摹——由“笔与之似”到“法中求变”49-56
- (一) 推重临摹以得古人之妙迹49-52
- (二) 成法求变以获新知52-56
- 第三节 对晚明画坛的批评56-63
- 一、“宋元相争”中的强烈主宋者56-59
- 二、对浙派代表画家的赏识59-63
- 结语63-66
- 致谢66-67
- 参考文献67-72
- 附录1 詹景凤绘画作品一览表72-73
- 附录2 明代中后期主要地区的主要鉴赏家名表73-74
- 附录3 《画旨》(上)74-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凯凯;;明代麻城刘守有、刘承禧父子书画鉴藏考论[J];荣宝斋;2014年01期
2 鲁凯;;晚明徽州书画收藏风尚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13年02期
3 倪进;;中国书画鉴藏史考[J];艺术百家;2008年01期
4 黄专;传统绘画的批评标准及其在晚明的变化[J];美术;1988年10期
5 周积寅;;论奇——中国画艺术美之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8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雪岩;吴门画派山水画之“仿”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詹景凤绘画鉴赏观及其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