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水彩风景画写实风格的两种审美取向

发布时间:2021-07-18 08:21
  本论文旨在研讨水彩风景画艺术史上写实风格所呈现的两种审美倾向——即追寻“自然之美”和表现“情感之韵”。追寻“自然之美”使画家尊重大自然,以真实、准确地再现客观大自然为主要特征。这种审美倾向决定了水彩风景画创作自开始以来所具有的科学的观察态度。画家们挑战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的古典的具有理性思维的绘画法则,他们重视写生,真正走进大自然;而注重表现“情感之韵”的画家们,真实地客观地再现大自然已不再是他们的重点。他们借由写实的媒介物,由艺术的此岸到彼岸,在精神的领域里登陆,讴歌艺术的灵魂。水彩风景画在写实风格上的两种审美取向,并不能说谁轻谁重,既然存在,就有价值。任何观点,都有相互渗透的部分。我们并无意要把这两种“美”割裂开来。在“追寻自然之美”的艺术家眼里,个人的情感也会和大自然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表现情感之韵”的艺术家们,他们所赖以表现的情感,主要是建立在写实风格基础之上的,所谓离开了物质的外壳而空谈情感表现,是空虚的,没有实际价值的。水彩风景画艺术家们之所以呈现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审美取向,主要是由于他们在表现作品的主题时,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艺术家能够把自己的真知,自己的感想,真正贯注于...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水彩风景画写实风格的两种审美取向


黎明的利基山水彩

雪崩


透纳在次年发表了作品《葛立森的雪崩》(图1一2)。这幅画所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是对自然巨大力量的惊叹。小屋被巨石压碎,风雪扑天盖地而来,人类的命图1一2葛立森的雪崩1810年运在自然面前,显得是那样弱小和不堪一击。透纳用一种现代构图,有力地回击了海顿描述古典主题的失败。透纳以更生动而且富有表情的形式去传达此类景致,他的作品有力地证明了风景本身也可成为“伟大风格”的主题。而另一幅更具惊叹效果的作品《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穿越阿尔卑斯山》于1812年公开展出。这幅画与当时的历史性的古典风景画截然不同。画中的人物小到似乎要消失一般,而汉尼拔将军也几乎无法辩别出。风雪袭卷了山路,阳光被遮敝,而那似乎空无一物的地方,却充满了丰?

水彩,水塘,低地,风景


《水边农舍》、《福克史东港》、《汉普斯特风景,远望伦敦》等水彩画都是康斯泰布尔画的日常生活中的普通风景(图1一3)。皇家艺术院的首任院长约瑟华·雷诺兹爵士,曾经对“普通”或是没有“价值”的风景怀有某种轻视,认为这些平淡无奇的风景,不可能形成伟大的风图1一3低地水塘,汉普斯特1823年水彩格。而康斯太勃尔,喜欢画这些“普通”的风景,他认为它们一样拥有高贵和尊严,甚至有某种神圣的特质。的确,康斯泰布尔做到了,在他的画笔下,大自然一点也不丑陋,而是那么美丽和充满生气,令人眷恋。康斯泰布尔给人们灌输了一个理念—越是忠实地表现自然


本文编号:3289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89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e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