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张朋写意花鸟画的“形”与“神”

发布时间:2021-08-14 01:57
  中国画论中的“形神论”一直是中国美学领域最重要的核心思想,由“形神之辩”而产生的一系列绘画理论指导了中国画近两千年的艺术追求。最初的由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论”强调形神统一,“传神”即是传达写生对象的神采。之后自魏晋到南唐不同的理论家不断的完善了传神这一理论,将传神这一美学思想逐渐扩散至山水、花鸟画领域。“以形写神”逐渐成为中国画的基本追求。中国画家对“形”与“神”之间的关系不断地辩证思考与探索,进而产生了“写意”这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写意花鸟画中的“形”是“意象”的载体,而“意象”则来自于对“天人合一”的精神世界的感性表达。西方绘画传入中国以来,受其影响一大批中国画家对“形”与“神”在新时代的表现与关系进行了独到的探索与实践,张朋先生便是其中的代表。他师古而不泥古,通过对齐白石以及青藤、八大、吴昌硕等“文人画”派的学习理解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艺术道路。热爱生活,通过大量的写生积累造型素材,提炼艺术形象。并强调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形”与“神”高度统一的艺术思想。在他的写意花鸟画中,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均形象精准活灵活现,逸笔草草的笔墨之间充满了生机与趣味。画中形象简约,造型高度概括。...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张朋写意花鸟画的“形”与“神”


齐白石:《事事如意》

灯火,葫芦,齐白石


约概括的造型特色墨的精简是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形象的精简是对形象的高度概去一切不必要的内容,使主题更加突出,醒目。齐白石的造型特点便是高度象的外轮廓。这种造型手法自古已经有之,徐渭、八大、石涛都善于此道。齐白石便是继承并发展了它。在他们的作品中,笔墨线条通过外轮廓将花鸟表现出来,轮廓内部的结构则通过运笔技巧,虚实浓淡概括性的表示。画面产生了联想的空间,形式上留下了对纯粹笔墨意趣体验的余地。关于造型齐经说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绘画是基于意象世界而创作的,意象世象的,这便是不似根源。为了传达这种意象需要感性的媒介,这种感性的需过对具象的总结提炼,这便是似的根源。以齐白石画“虾”为例。齐白石画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在日常的写生积累之中经过他的“立意”、“悟图 1.1 齐白石:《事事如意》 图 1.2 张朋:《不向灯火扑葫芦》

齐白石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神”的艺术效果。(图 1.3)中国绘画的形式与技巧也是为此服务的。这种对物象提炼总结的结果便是产生了齐派艺术注重外轮廓的精简的造型特色。张朋先生总结了这一特色并在教学之中对此多有强调,在他的艺术实践中也能够明确地看出他对这种形式的理解。例如张朋先生在提炼猴子,鱼虾,飞鸟等动物的外形时,皆是力争把造型概括在数笔之内。又如他所画的螃蟹便是通过一笔就将蟹爪的爪肚画出,再补充一笔画出爪尖,背部甲壳也不过寥寥几笔便画出形状,之后又用笔略微点画细节。整体上用笔简练形象概括但外形精准与生活中的螃蟹一般无二,至于细节则通过笔墨技巧运笔而成,内涵丰富又不单调。这种经营处理与齐白石的虾一般无二,皆是通过外轮廓的概括性实写构成了画中的“似”,又通过笔墨对内部结构虚写留出了画中的“不似”供人回味思考。这便将作品中的“形”与“神”自然的结合在了一起,使得作品气韵和谐,形象更加简单精湛。(图 1.4)


本文编号:3341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41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4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