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李秀实墨骨油画风格的生成及原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4 04:52
  油画家李秀实的绘画风格丰富多变,从早期的写实风格到后来的写意风格,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抽象表现风格,他的创作经历了几个不同风格的转换,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李秀实开创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墨骨油画。墨骨油画将中国画的精髓笔墨同西方印象派和现代色彩相结合,是一种融合中西方绘画艺术形式的新语言。画家对这种语言的研究并不是暂时性的,而是沿着墨骨油画的方向持续探索至今,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幅墨骨油画作品开始到近些年墨骨油画呈现出的整体的绘画面貌来看,李秀实的墨骨油画风格在不断走向成熟,这其中包括笔法语言完全自由,画面整体氛围的极度表现。为梳理墨骨油画语言的生成过程,全面而准确的去理解李秀实墨骨油画美学特征,进而去探究其艺术风格的成因,将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概述,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导入论文的第二部分。第二章分别从油画本体语言及中国画语言两方面详细阐述墨骨油画风格的语言特征。论文的第三章为本论文写作的重点章节,首先论述了墨骨油画之前的阶段性色彩表现及中国画笔法的出现,其次对墨骨油画形成与成熟阶段的作品进行画面分析,以此得出墨...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李秀实墨骨油画风格的生成及原因研究


《京华遗韵系列—斜阳》(图片来源http://www.lixiushi.com/)

画册,图片,来源,中国画


拍茄???笫贾毡馄剑?突?颜色干后凝聚力强,因此油画可薄可厚可重复上色,油彩的堆积会产生厚度和画面肌理,这一特点几乎被运用与李秀实的每一张作品,如《京华遗韵系列—斜阳》(图2-1)中画家把画中的色块相互重叠,在已有的背景色的基础上逐层添加新的色块,这样待油画作品干后,新的色块底下有透出底部的背景色,图片的肌理层上下起伏。在刻画树干时,李秀实采用勾、压、按、提的用笔方式,使画面上树枝的肌理凸显在画面上方,让观者从视觉上直观地感受到树枝的穿插。同样突出的油画肌理也出现在《黑狗系列—待》(图2-2)中,夜晚的雪地与房顶在红色灯笼的笼罩下呈现出极为鲜明的补色,而这补色则是通过画面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是油彩颜料的堆砌,或点或块体现出来,油彩颜料本身的厚度及绘画工具的使用使画面中的关系体现更为夸张,画面表现力得到充分的体现。二、中国画语言融入油画创作“语言”是人类用嘴说出来的话,由语音、语汇和语法所组成,是表达情意、传递思想的重要工具。[9]中国画的语言就是中国画中用于表达画家情感、传递艺术家思想的重要工具。中国画的研究重点从始至终都是笔墨技法的使用,由此看来,笔墨技法也就成了艺术语言表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画家们通过绘画笔法来呈现意识中的物象。古代南齐谢赫在其著作画论《古画品录》中提过“骨法,用笔是也”即“骨法用笔”,是说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在我们看来,李秀实的墨骨油画中非常显著的一点就在于运用了中国画的笔法。“墨骨”发音与“没骨”相同,但图2-1《京华遗韵系列—斜阳》(图片来源http://www.lixiushi.com/)Picture2-1jinghuacharmseries--settingsun图2-2《黑狗系列—待》(图片来源:画册)Picture2-2blackdogseries-waiting

画册,来源,图片


日京城浓浓寒意。由此可以看出,墨骨油画作品中形态不一的墨线是通过不同形式的笔法体现出来的,在体现其造型功能的同时也充满了表现意味。墨骨油画作品中的中国画“骨法用笔”以线造型同时也体现出书法强烈的写意性和抽象性。写意性中“意”为重点,指代画家个人主观想法和意趣。体现在墨骨油画作品中就是,对于画面不做过多的具象性处理,以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如通过利用绘画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表现所画景物的特点,再与能表现自身想法的墨色痕迹相结合,创造出有一幅幅极具人情味的画面。如在《山居辑—大雪》(图2-3)中画家对于视线前端形态、大孝位置不同的枯树干并没有以具体的线条刻画,而是通过色线这一元素直接勾出树干的外在形状,由此树的形象高低错落在画幅前端。仔细观察也可以发现画家将桌椅、水果也安排在画面前端,同样以墨线这一元素画出,不做过多的具体细节处理,更注重写意而非写实描写。图2-3《山居辑—大雪》((图片来源:画册)Picture2-3mountaindwelling--snow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黑龙江印象派风景油画研究[J]. 张宾雁,汪磊.  艺术研究. 2018(01)
[2]西方问题与中国美术现代性[J]. 杨振国.  艺术工作. 2016(06)
[3]东北人性格特征与油画风景的地域性[J]. 马振庆,肇启新.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6(02)
[4]黑龙江省当代油画中的自然因素[J]. 陈东阳.  大众文艺. 2014(24)
[5]探求油画的中国风貌与神韵——“李秀实《京华遗韵》系列油画作品观摩研讨会”综述[J]. 刘建.  美术. 1997(04)
[6]线的生命力在中国油画中生发——观李秀实油画近作《京华遗韵》系列[J]. 李起敏.  美术. 1997(01)
[7]当代油画创作印象[J]. 水天中.  文艺研究. 1986(04)
[8]写给四位中年画家[J]. 郁风.  文艺研究. 1981(05)

硕士论文
[1]中国油画与地域文化[D]. 毛文怡.苏州大学 2016
[2]黑龙江油画发展史研究(1949-2009)[D]. 高丽丽.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3]探析油画中的色彩张力[D]. 范静雯.中南民族大学 2012
[4]龚贤积墨法研究[D]. 孟繁玮.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



本文编号:3341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41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9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