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当代油画创作的文化反思 ——都市边缘群体生存处境的艺术剖析与表达

发布时间:2021-08-21 06:21
  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断言:在21世纪,有两件事能够引起世界面貌的改变和促进人类的发展进程,第一是美国与欧洲国家的高科技革命;第二是中国的都市化发展。由此可见,中国的都市化发展不仅影响中国的发展面貌,同时对世界的发展也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都市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都市边缘群体”也必然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人口的流入、资本的聚集、市场的发展、都市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分化的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的日益加大,“城中村”的出现。被称为“都市边缘人”的社会底层群体不仅引起了了党和国务院的极大关注,同时它也走进了科学,新闻,文学等各个领域的视线中。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必然会以其独特的方式揭露和反映边缘群体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底层叙述电影中,展现了都市化进程中旧式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被迅速侵蚀和改变,给那些生活在都市底层的人们造成了许多不适应感;在记录片中,记录了都市边缘群体,特别是灰色边缘群体,被体制、利益甚至传统道德抛弃的过程;在纪实摄影作品里,客观真实地展现了都市边缘群体的生存现状和生活、工作环境;在油画作品里,描绘了这些在都市里...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产生的背景及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产生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2.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2.2 课题研究的方法
    1.3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和框架
        1.3.1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3.2 课题研究的框架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艺术与社会,人文精神的关系
        2.1.1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2.1.2 艺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2.2 都市边缘群体
        2.2.1 都市边缘群体的界定
        2.2.2 都市边缘群体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3 多角度解析中国当代油画对都市边缘群体的关注与表达
    3.1 关注对象
        3.1.1 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关注
        3.1.2 对都市底层民众的关注
        3.1.3 对特殊边缘群体的关注
    3.2 表达主题
        3.2.1 客观呈现都市边缘群体真实的生存状况
        3.2.2 真诚展现都市边缘群体的精神状态
        3.2.3 表达创作主体的深层意旨
    3.3 创作方式与态度
        3.3.1 以写实手法为主
        3.3.2 关注自我转向关注群我
        3.3.3 对都市边缘群体真诚而深度的关怀
    3.4 代表画家及作品
        3.4.1 忻东旺及其作品《诚城》、《明天晴转多云》、《早点》
        3.4.2 徐唯辛及其作品《工棚》、《打工图》
4 都市边缘群体题材油画背后的社会拷问和文化思考
    4.1 油画艺术在剖析和表达都市边缘群体生存处境时的优势
        4.1.1 非利害性
        4.1.2 社会批评性
        4.1.3 传播过程中的魅力性
    4.2 都市边缘群体题材油画所折射的社会问题
        4.2.1 都市边缘群体“双重边缘化”的写照
        4.2.2 “新二元社会结构”的折射
        4.2.3 社会价值标准取向问题的反映
    4.3 都市边缘群体题材油画所弘扬的人文精神
        4.3.1 把握了时代精神,批判了社会现实
        4.3.2 体现了不同于以往艺术创作中的人文精神
    4.4 中国当代艺术对“底层关注”的现状与不足
5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文化责任与文化角色定位问题
    5.1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发展面貌
        5.1.1 社会与文化背景
        5.1.2 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面貌
    5.2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所应有的文化责任
        5.2.1 引发社会反思
        5.2.2 弘扬人文精神
    5.3 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家的文化角色定位问题
        5.3.1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艺术家的文化角色定位问题
        5.3.2 人文精神的重建与艺术家的文化角色定位问题
6 笔者的创作实践
    6.1 对都市边缘群体进行艺术创作的思考
        6.1.1 当代艺术对都市边缘群体关注和表达的重要性
        6.1.2 当代艺术应如何通过对都市边缘群体的关注来实现其文化价值
    6.2 笔者绘画作品分析
        6.2.1 四张《小景》
        6.2.2 《都市边缘地带》
        6.2.3 《生活系列》
        6.2.4 《老人与老房》、《拆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赵本夫笔下的城市边缘人[J]. 盛翠菊.  名作欣赏. 2012(02)
[2]论王小帅“边缘人”的生存镜语[J]. 罗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3]自律性与社会性:论阿多诺的艺术本质观[J]. 顾春花.  艺苑. 2010(02)
[4]和谐文化与当代文化建设[J]. 田川流.  朔方. 2008(04)
[5]阿多诺的“反艺术”与庄子的“法天贵真”[J]. 靳义增.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6]中国绘画艺术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 周天黎.  新美术. 2006(04)
[7]忻东旺:记录中国农民变化的表情[J]. 张洁.  人民论坛. 2006(05)
[8]忻东旺:新现实主义的一面旗[J]. 贾方舟.  艺术评论. 2006(01)
[9]感受生命——忻东旺的绘画艺术[J]. 水天中.  美术观察. 2005(12)
[10]论20世纪中国油画艺术中的农民形象[J]. 刘梦梅.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1)

硕士论文
[1]论消费时代下中国当代写实油画中的人文关怀[D]. 邵建明.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人文关怀—中国新现实主义油画作品启示[D]. 孙献华.南京艺术学院 2008
[3]新现实主义油画中的农民形象分析[D]. 陈建军.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4]当代中国油画艺术中的农民工形象[D]. 王屹.南京艺术学院 2007
[5]人性的关怀—解读中国油画中的农民工[D]. 闫萍.河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55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55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1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