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探析80年代末中国连环画创作日趋式微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1-08-23 10:08
  中国的连环画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社会贡献了一大批优秀的连环画家和作品,其辉煌的成就影响了几代人的审美与价值取向。本文主要研究中国连环画的诞生、繁荣、式微等阶段性的重要变化和形成变化的原因及历史条件,其目的在挖掘影响其戏剧性命运的根本动因,并探讨其对现代连环画的发展借鉴与启迪作用。本文以史为纲,以理为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来展开,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80年代末中国连环画发展日趋式微的原因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以史为据,论述了连环画的诞生与演变,受众群的产生;2、阐述新中国连环画繁荣是因为政治需求、社会需求、创作队伍素质高等方面;3、运用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推理法重点分析了80年代末中国连环画式微的原因源自其自身弱点,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等方面;4、联系当下社会发展,论述发展中国连环画的必要性及改进方法。新颖点:1、首次从“文化观念转型”这个角度,分析影响80年代末中国连环画创作日趋式微的原因。2、在形式上,力图建构一个能比较全面反映中国连环画创作发展的整体性框架。3、在内容上,着重分析80年代末,各种内外因素对...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探析80年代末中国连环画创作日趋式微的原因


陈丹旭,《连环图画三国志》,1927,上海世界书局

圣迹图,连环画,画报


一还没出说、戏在。这来故事连环画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点石斋画报》报道朝鲜东学党事变[2],报刊中。它的出现对于连环画形式特征的发展变革具了人物传记的局限性,拓展了新的新闻时事类;,更加写实;最后,在排版方面,它的图文分版有借鉴意义。从此,连环画的形式,开始在这样的记述:“一九一三年,石印新闻画报风每份有图八至十六幅,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图 2-2 张楷,《圣迹图》,1444,Fig.2-2 Zhang Kai, "The Mystery Figure",144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透过日本卡通看中国连环画的创新与发展[J]. 刘康.  科教文汇(下半月). 2006(06)
[2]新连环画艺术的三十五年[J]. 姜维朴.  美术. 1984(07)
[3]1+1=3——浅谈连环画之连续性[J]. 费声福.  美术. 1984(03)
[4]连环画要用画“讲”故事[J]. 尤橄.  美术. 1983(02)
[5]谈连环画构图的变换[J]. 顾莲塘.  美术. 1983(02)
[6]我国现存最早的连环画[J]. 黄远林.  美术. 1981(04)
[7]連环画家积极深入生活[J].   美术. 1962(05)

博士论文
[1]20世纪中国连环画研究[D]. 宛少军.中央美术学院 2008

硕士论文
[1]中国连环画出版研究[D]. 曹新哲.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57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57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0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