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中对称性图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3 04:14
这是一篇研究油画艺术中对称性图式的文章。文章开头就对“对称”的定义进行阐述,然后阐述了它在客观世界中的普遍性。接着从心理因素分析了人们对对称的需要。本文以自制图例辅助绘画作品,例举达芬奇和基兰达约的《最后的晚餐》对对称性图式进行分析。又以马蒂斯和夏加尔的作品为例分析了不同的绘画作品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对称。第四章主要是以木人近年来的创作为例,介绍对对称性图式的实践和探求。最后是笔者对对称性图式的肯定,以及对其进一步探究的决心。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作为对称性图式来讲我认为稍有欠缺
藏于佛罗伦萨万圣教堂。它是基兰达约最好的作品之一,含有典型的旧式构图要素,整体场景具有对称形式,体现宁静、稳定、肃静的气氛,与人物跌宕起伏的心理活动形成强烈的对比。图5的作者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雷奥纳多·达芬奇,此画作于1495一lq98年,藏一J屯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图5中达芬奇同样采取了这种图式,两幅作品人物的安排也很相似,基督端坐在长条桌中央,门徒们对称地分列两侧,并且人物目光都向中央聚集(基督身上),使得两边门徒以基督为对称轴形成左右对称。从影响力上讲,两幅五百多年前的绘画名作中,人们更加推崇达芬奇的那一幅。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从几个方面作了进一步改善,首先在两个方面打破了传统
介《订婚》的简析另一位文艺复兴几杰之一拉斐尔,在他21岁时所画的作品《词一婚》(图7),作为对称性图式来讲我认为稍有欠缺。这幅作品多少受到他的老师佩鲁吉诺的影响。图6最后的晚餐基兰达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对称美[J]. 苏锡育.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1)
本文编号:3473025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作为对称性图式来讲我认为稍有欠缺
藏于佛罗伦萨万圣教堂。它是基兰达约最好的作品之一,含有典型的旧式构图要素,整体场景具有对称形式,体现宁静、稳定、肃静的气氛,与人物跌宕起伏的心理活动形成强烈的对比。图5的作者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雷奥纳多·达芬奇,此画作于1495一lq98年,藏一J屯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图5中达芬奇同样采取了这种图式,两幅作品人物的安排也很相似,基督端坐在长条桌中央,门徒们对称地分列两侧,并且人物目光都向中央聚集(基督身上),使得两边门徒以基督为对称轴形成左右对称。从影响力上讲,两幅五百多年前的绘画名作中,人们更加推崇达芬奇的那一幅。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从几个方面作了进一步改善,首先在两个方面打破了传统
介《订婚》的简析另一位文艺复兴几杰之一拉斐尔,在他21岁时所画的作品《词一婚》(图7),作为对称性图式来讲我认为稍有欠缺。这幅作品多少受到他的老师佩鲁吉诺的影响。图6最后的晚餐基兰达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对称美[J]. 苏锡育.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1)
本文编号:3473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47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