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清明上河图》绘画语言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7 13:22
由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广泛影响,使得《清明上河图》成为一个颇受欢迎的画题。在历代众多的同名作品中,仇英所作的《清明上河图》评价最好、价值较高,代表了后世《清明上河图》题材创作的典型风格和最高水平。本文从绘画专业视角对“仇英本”的画面语言进行具体分析,探究仇英《清明上河图》与其它图本在画面表现手法、创作风格上的差异及成因,从而可以展现出它独特的艺术成就和历史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参考法、类比法、图像法对三个《清明上河图》图本做出分析研究:分析了三个图本因制作年代、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产生的表现技法的差异。在构图布局相似的情况下,着重于仇英处理段落场景时所添加的新元素和内容细节的增删,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探讨处理空间的不同方法,归结张择端对于散点透视的应用,重点分析新的空间处理方法焦点透视在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运用,以及焦点透视在清院本中的拓展;从山水树石、舟车建筑等方面分析不同图本用笔用墨的变化,重点突出仇英《清明上河图》从水墨到青绿重彩的变化;对三个图本中人物与画面之间的比例、人物刻画、人物的聚散疏密都做了比较论述,还详细分析了仇英对仕女的描绘。在这之...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清明上河图》系列图本考述
1.1 存世《清明上河图》
1.2 北宋、明、清三个时期《清明上河图》的文化背景
第二章 仇英的绘画艺术特色
2.1 仇英与明代社会
2.2 仇英的艺术生涯
第三章 仇英《清明上河图》诸种艺术表现之比较
3.1 构图布局相似,段落场景有异
3.2 时代背景变迁,内容细节增删
3.3 散点透视传承,焦点透视融合
3.4 笔墨继续拓展,色彩开启新风
3.4.1 山水树石
3.4.2 舟车建筑
3.5 人物多而散小,刻画由细转略
3.5.1 人物增多、尺寸变小、分布变散
3.5.2 人物刻画转略,仕女描绘精彩
3.6 艺术风格的演变
第四章 北宋张择端、明代仇英、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之间的继承与创新
4.1 《清明上河图》的“临创”及变革
4.2 《清明上河图》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硕士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旧曲谱新词——解读仇英《清明上河图》[J]. 单国霖. 上海文博论丛. 2007(04)
本文编号:3501000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清明上河图》系列图本考述
1.1 存世《清明上河图》
1.2 北宋、明、清三个时期《清明上河图》的文化背景
第二章 仇英的绘画艺术特色
2.1 仇英与明代社会
2.2 仇英的艺术生涯
第三章 仇英《清明上河图》诸种艺术表现之比较
3.1 构图布局相似,段落场景有异
3.2 时代背景变迁,内容细节增删
3.3 散点透视传承,焦点透视融合
3.4 笔墨继续拓展,色彩开启新风
3.4.1 山水树石
3.4.2 舟车建筑
3.5 人物多而散小,刻画由细转略
3.5.1 人物增多、尺寸变小、分布变散
3.5.2 人物刻画转略,仕女描绘精彩
3.6 艺术风格的演变
第四章 北宋张择端、明代仇英、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之间的继承与创新
4.1 《清明上河图》的“临创”及变革
4.2 《清明上河图》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硕士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旧曲谱新词——解读仇英《清明上河图》[J]. 单国霖. 上海文博论丛. 2007(04)
本文编号:3501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0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