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振江油画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04:50
任振江是宁夏油画艺术由发展走向繁荣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是70--90年代宁夏油画发展成熟时期的代表画家,任振江的油画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特征,作品以宁夏的革命历史题材及宁夏地域风貌等为素材,以深沉的情感、执着的精神描绘着西北的风土人情,艺术创作反映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他的油画中不仅能找到中国油画艺术70—90年代的变化轨迹,也是宁夏本土油画发展的图像志。本论文中,笔者通过对任振江油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其艺术风格的形成、艺术风格特点及对宁夏油画发展的影响四个部分展开论述;通过分析有代表性的油画作品,对作品的题材、构图、色彩、笔触等展开研究并探讨其艺术形式和风格特征;在时代发展的共性中寻找艺术家的个性,解读其油画作品艺术语言、语境,及他对宁夏美术发展做出的贡献。文章论述过程中通过文献研究法、作品分析法、访谈法等,对任振江的油画艺术形式及内容进行讨论。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画中描绘的也是典型的工人形图1-1第一线上1任振江木刻1965图1-1第一线上2任振江木刻1965
5参加工作不久,1965年任振江跟随其工作单位大连仪表厂迁至宁夏银川,后该厂改为银河仪表厂。在1966-1976年这一特殊时期,艺术都被定格为“高、大、全”和“红、光、亮”的主调,宣传画、木刻、年画为主要艺术表现方式,艺术作品主要服务于政治宣传。在这期间,任振江完成了毛泽东头像的木板油画等宣传画。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任振江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他一直坚持画速写,如收录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速写选辑》中的《学会师傅那两手》①(图1-2),这幅画描绘的是工作中师傅和徒弟交流的一个瞬间,是记录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机械化生产的场景。在速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任振江的人物的造型和动态刻画都已经非常老练,这也为他后期的人物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速写也一直是任振江油画创作的前期记录方式。1974年4月至1975年8月,任振江被推荐到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在文革期间,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共招收了两届工农兵学员,1974年为第一期,据资料记载,这次的学习都是去工厂或者去农村开门办学,学员在学习期间要不定期的下地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任振江于这一年完成的《点滴不丢》(图1-3),就是文革期间的典型题材。多年的工人生活经历让任振江对工人和工厂的环境都非常熟悉,并且有着深厚情感,要刻画一个工人对任振江来说可谓驾轻就熟。可以看到画面的场景是车间的一角,画面上是一个正在系上围裙准备上工的女工,她像是在做工作前的准备,面部的微笑表现出对工作的积极和热爱。因为特殊时期对画面的政治要求,画面人物形象是当时对工农兵的典型描绘:站的笔挺、面带笑容,这种笑容是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工作
产的场景。在速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任振江的人物的造型和动态刻画都已经非常老练,这也为他后期的人物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速写也一直是任振江油画创作的前期记录方式。1974年4月至1975年8月,任振江被推荐到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在文革期间,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共招收了两届工农兵学员,1974年为第一期,据资料记载,这次的学习都是去工厂或者去农村开门办学,学员在学习期间要不定期的下地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任振江于这一年完成的《点滴不丢》(图1-3),就是文革期间的典型题材。多年的工人生活经历让任振江对工人和工厂的环境都非常熟悉,并且有着深厚情感,要刻画一个工人对任振江来说可谓驾轻就熟。可以看到画面的场景是车间的一角,画面上是一个正在系上围裙准备上工的女工,她像是在做工作前的准备,面部的微笑表现出对工作的积极和热爱。因为特殊时期对画面的政治要求,画面人物形象是当时对工农兵的典型描绘:站的笔挺、面带笑容,这种笑容是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工作的满怀信心,更是对社会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期待。在这幅画中任振江没有选择描绘大场景,也没有英雄式人物的塑造,工厂就是他①《速写选辑》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1973年图1-3点滴不丢任振江布面油画1974图1-2学会师傅那两手任振江速写197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拿来、呐喊、改造:中国泛表现主义绘画的百年演进之路[J]. 王鹏杰. 艺术当代. 2017(05)
[2]宁夏现代美术发展简论[J]. 王艳,王胜泽.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3]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有关史实的考订[J]. 陆维成,罗正奇,侯晶晶. 宁夏社会科学. 2015(01)
[4]宁夏绘画现状及改进策略[J]. 刘塨. 大舞台. 2014(08)
[5]25年的变形——表现主义在中国[J]. 易英. 艺术评论. 2006(11)
[6]画院要承担起本地区文化发展与创新的重要责任——宁夏书画院美术作品展暨研讨会在银川举办[J]. 安扬. 美术. 2005(10)
[7]从“西部题材”到“西部精神”[J]. 贾方舟. 美术观察. 2001(12)
[8]贺兰山下的七彩宏图——《美术》杂志社与宁夏美协联合召开“21世纪西部大开发宁夏美术发展研讨会”[J]. 边之蒲,北云. 美术. 2001(08)
[9]情系厚土——任振江和他的油画艺术[J]. 孙立人. 共产党人. 2000(05)
[10]现实主义与中国油画主流[J]. 靳尚谊. 美术. 1995(04)
博士论文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写实油画语言研究[D]. 徐晓东.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硕士论文
[1]论新中国以来中国油画的本土化特点及其意义[D]. 王志城.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浅谈油画创作中的自我情感表达[D]. 毕文姣.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论“八五美术新潮”中国元素的作用及影响[D]. 保琳.扬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17434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画中描绘的也是典型的工人形图1-1第一线上1任振江木刻1965图1-1第一线上2任振江木刻1965
5参加工作不久,1965年任振江跟随其工作单位大连仪表厂迁至宁夏银川,后该厂改为银河仪表厂。在1966-1976年这一特殊时期,艺术都被定格为“高、大、全”和“红、光、亮”的主调,宣传画、木刻、年画为主要艺术表现方式,艺术作品主要服务于政治宣传。在这期间,任振江完成了毛泽东头像的木板油画等宣传画。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任振江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他一直坚持画速写,如收录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速写选辑》中的《学会师傅那两手》①(图1-2),这幅画描绘的是工作中师傅和徒弟交流的一个瞬间,是记录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机械化生产的场景。在速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任振江的人物的造型和动态刻画都已经非常老练,这也为他后期的人物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速写也一直是任振江油画创作的前期记录方式。1974年4月至1975年8月,任振江被推荐到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在文革期间,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共招收了两届工农兵学员,1974年为第一期,据资料记载,这次的学习都是去工厂或者去农村开门办学,学员在学习期间要不定期的下地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任振江于这一年完成的《点滴不丢》(图1-3),就是文革期间的典型题材。多年的工人生活经历让任振江对工人和工厂的环境都非常熟悉,并且有着深厚情感,要刻画一个工人对任振江来说可谓驾轻就熟。可以看到画面的场景是车间的一角,画面上是一个正在系上围裙准备上工的女工,她像是在做工作前的准备,面部的微笑表现出对工作的积极和热爱。因为特殊时期对画面的政治要求,画面人物形象是当时对工农兵的典型描绘:站的笔挺、面带笑容,这种笑容是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工作
产的场景。在速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任振江的人物的造型和动态刻画都已经非常老练,这也为他后期的人物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速写也一直是任振江油画创作的前期记录方式。1974年4月至1975年8月,任振江被推荐到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在文革期间,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共招收了两届工农兵学员,1974年为第一期,据资料记载,这次的学习都是去工厂或者去农村开门办学,学员在学习期间要不定期的下地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任振江于这一年完成的《点滴不丢》(图1-3),就是文革期间的典型题材。多年的工人生活经历让任振江对工人和工厂的环境都非常熟悉,并且有着深厚情感,要刻画一个工人对任振江来说可谓驾轻就熟。可以看到画面的场景是车间的一角,画面上是一个正在系上围裙准备上工的女工,她像是在做工作前的准备,面部的微笑表现出对工作的积极和热爱。因为特殊时期对画面的政治要求,画面人物形象是当时对工农兵的典型描绘:站的笔挺、面带笑容,这种笑容是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工作的满怀信心,更是对社会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期待。在这幅画中任振江没有选择描绘大场景,也没有英雄式人物的塑造,工厂就是他①《速写选辑》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1973年图1-3点滴不丢任振江布面油画1974图1-2学会师傅那两手任振江速写197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拿来、呐喊、改造:中国泛表现主义绘画的百年演进之路[J]. 王鹏杰. 艺术当代. 2017(05)
[2]宁夏现代美术发展简论[J]. 王艳,王胜泽.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3]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有关史实的考订[J]. 陆维成,罗正奇,侯晶晶. 宁夏社会科学. 2015(01)
[4]宁夏绘画现状及改进策略[J]. 刘塨. 大舞台. 2014(08)
[5]25年的变形——表现主义在中国[J]. 易英. 艺术评论. 2006(11)
[6]画院要承担起本地区文化发展与创新的重要责任——宁夏书画院美术作品展暨研讨会在银川举办[J]. 安扬. 美术. 2005(10)
[7]从“西部题材”到“西部精神”[J]. 贾方舟. 美术观察. 2001(12)
[8]贺兰山下的七彩宏图——《美术》杂志社与宁夏美协联合召开“21世纪西部大开发宁夏美术发展研讨会”[J]. 边之蒲,北云. 美术. 2001(08)
[9]情系厚土——任振江和他的油画艺术[J]. 孙立人. 共产党人. 2000(05)
[10]现实主义与中国油画主流[J]. 靳尚谊. 美术. 1995(04)
博士论文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写实油画语言研究[D]. 徐晓东.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硕士论文
[1]论新中国以来中国油画的本土化特点及其意义[D]. 王志城.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浅谈油画创作中的自我情感表达[D]. 毕文姣.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论“八五美术新潮”中国元素的作用及影响[D]. 保琳.扬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17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17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