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当代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绘画中的服饰美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06:11
  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使其具有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鲜明的艺术风格,而画人物自然就会有服饰的伴随,重彩人物画与服饰息息相关。纵观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古代服饰从造型、配饰、再到装饰的演变在历代工笔重彩人物绘画中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画家以现实生活为蓝本,描绘生活中的人物,借助服饰语言,运用绘画的形式将人体与服饰巧妙结合,忠实地再现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审美趋向和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为我们研究重彩人物画中的服饰之美提供了重要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激烈冲撞、材料与绘画技法的改进等等因素,为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振兴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当代画家们在继承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绘画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地从西方绘画、日本绘画及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创作出一大批的优秀作品,使服饰表现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美。同时,当代服饰本身的材质、款式及饰品加工的精细,也要求当代画家们去探索和实践新的服饰形式语言和表现技法。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绘画中的技法程式已满足不了当今服饰的表现和现代人日益增长的审美需...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当代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绘画中的服饰美研究


《人物龙凤图》

簪花,仕女,文化时代,胡服


笔法,使画中的女子轻盈飘逸、呼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发达、文化时代, 反映到服饰表现上便是对美,穿衣打扮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胡服兴盛,女着男装,开放包图 3 《簪花仕女图》局部 周昉

《洛神赋图》,北方少数民族


明服装开始由实用性向审美方向发展。整幅画造型手段,线条自然流畅,笔法简洁,具有较和韵律感。秦汉时期,技术的进步使衣料更为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汉代时出现舆服制度,冠分等级地位的基本标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局杂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渗透,形成了面,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当时的男子一般穿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倾力开发国画审美的新视域——刘泉义的工笔人物画[J]. 王红媛.  美术观察. 2006(11)
[2]“70后”:这个名称意味着什么?[J]. 朱其.  美苑. 2005(05)

硕士论文
[1]论工笔画线造型的传统特征及当代衍变[D]. 王瑛.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17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17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1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